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762章:不可逆轉了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62章:不可逆轉了啊 (2 / 3)

周王室與韓氏的關係非常親密,很多事情其他家族去辦是事倍功半,韓氏跟周王室周旋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呂武需要韓氏去跟周天子溝通的事情是,周天子承認晉國這一套領導班子的功績,論功行賞上賜予爵位。

歷史上有過相關的例子嗎?有的,比如秦國的開國者,他們就是幫了周天子的大忙,一下子從蠻荒牧馬人部落變成了周王室分封之下的伯爵國。

如果說秦國的開國之君護送周天子東遷是功勞,打服了問鼎輕重之楚國的呂武、士匄等人有沒有功勞,功勞的份量夠不夠大?

一個是保證了周天子個人的安全,另一個則是維護了諸夏正朔和保證文明得以延續,不帶偏見眼光的話,賞個侯爵不過份吧!

有那麼一個問題,目前的規則是功勞屬於上司,呂武、士匄等人是幹成了大事,哪怕晉君姬彪什麼都沒幹只是坐享其成,維護諸夏正朔以及保護文明的功勞,算起來還是晉君姬彪最大。

那麼就看現任的周天子心裡是怎麼想的,再看韓無忌能不能公關成功了。

呂陽說道:“天子視晉公室違逆,想必樂於我家、範氏、荀氏自成一國。”

這個就是呂武為什麼非得打服楚國的原因所在了。

晉國是抗擊楚國挑戰周王室的主力,有楚國時時刻刻的威脅存在,周天子傻了才搞崩晉國,只會用一些小動作去噁心晉國而已。

沒有了楚國這個最大的威脅,晉國對周天子的作用會被無限降低,再加上週王室早就不爽晉國搶了諸侯的朝貢,怎麼可能無休止地忍耐下去?

呂武慢悠悠地說道:“築城,修關罷。”

築“長安”之城,修武關、函谷關、伊闕關。

怎麼又想著修函谷關啦?後面是呂武想明白了一件事,武關是防著楚國,伊闕關是防著範氏,函谷關則能作為都城的門戶。

說白了,修建“長安”的這一片區域真的無險可守,以呂武謹慎的性格還是決定加上一道保險,哪怕函谷關的存在會造成一些麻煩,該修還是要修的。

當然,說是築城和修關,還是區分先後順序的。

動用了三十萬人工的“長安”在三年之後已經初具規模,外圍城牆成型,裡面的宮城修建進度達到六成,城區各坊進度約是三成。

比較困難的部分已經差不多,剩下的那些再花兩年的時間怎麼都應該弄好了。

其實也就是陰氏了,換作是其它家族或是國家級別,沒幾個能一下子開啟這種規模的工程,要不就是沒那麼多的人手,不然就是財帛和糧食供應不上。

陰氏為了修“長安”前前後後準備了八年之久,先期的探勘,再加上工坊的預設,少不了對材料的收集,真不是呂武嘴皮子一動才全部從零開始做準備。

所以,與其說“長安”五年完工,不如說是前前後後耗時十三年。

第二個大工程並不是武關或伊闕關,而是函谷關。

伊洛之戎和陸渾戎還沒有被完全擊敗,陰氏也沒有移民過去,修建武關的成本著實是太大了。

想要修建伊闕關?總該先去進行勘察,根據有利地形來進行規劃;另外,伊闕關選址在周王室邊上,並且距離範氏核心封邑有點近,太早修建不知道會惹出什麼事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