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756章:未雨綢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6章:未雨綢繆 (2 / 5)

呂武心想:“子產是覺醒了吧?”

什麼意思?

不就是鄭國遭到重創,不想方設法地彌補損失,以後很難以立足嘛。

子產這一次固然是讓鄭國的名聲更壞,得到的實惠卻不止是一點半點。

所以是,在徹底虛弱下去和獲得實惠的選項上,子產選擇了獲取實惠。

名聲壞了,手上還有足夠的實力,代表著至少還有未來。

名聲再好,實力一點沒有,就問能不能讓鄭國繼續存在下去吧?

呂武環視眾人一圈,說道:“陳君弱遣使節而來,距我不足二十里。”

現在晉軍分得比較散,前軍跟中軍有三十里的間隔,關於陳國派來使節的訊息是前面的韓起派人回來通稟。

士匄笑吟吟地說道:“必是來降。”

那就是廢話了。

宋國帶頭,好幾個國家合在一塊湊成反晉聯盟,戰爭在去年爆發,兩年不到反晉聯盟土崩瓦解。

晉國再一次用事實告訴世人,自己不但行,並且還很行。

本來就是被裹挾進反晉聯盟的陳國,他們有自己的心理活動,認為本身就是被迫著攪和進去,也許將事情講明白能得到晉國的原諒,再表態願意追隨晉國,極可能會獲得一些好處?

呂武問士匄,道:“可納陳國?”

這事不是元戎拿主意的嗎?

士匄先一愣,隨後反應過來。

眼見著鄭國要失去大片疆域,晉國的勢力範圍向南進行擴張,離陳國和蔡國近了不少。

在往後的日子裡,鄭國註定不再作為一個二流強國,能當個三流諸侯國就算不錯了。

局勢的變動之下,晉國怎麼去處理陳國肯定要跟著變。

如果說以前陳國離晉國太遠,接納陳國會讓晉國疲於奔命,當下鄭國已經徹底不行,楚國那邊好像也是進入虛弱期,陳國所處的地理位置對晉國來說就顯得有點用了。

呂武那句話就在問士匄一件事:範氏要不要留個尾巴,好在將來繼續向南擴張?

將前因後果想明白了計程車匄說道:“可納陳國。”

同樣的字眼,說話的語氣不一樣,想要表述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呂武頷首,說道:“如此,下軍將應當從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