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其它年代,也就是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歲月,呂武傻了才會這麼勞師遠征。
哪怕現在交戰不會切斷補給線,呂武仍然帶上了充足的物資,怕的就是各諸侯國某個人腦子突然開竅,玩一手切斷晉軍後勤線的操作。
中行吳攻打的衛國跟晉國比鄰,他們又是平推的進軍路線,與本土的間隔不遠,無法以上軍將的身份徵調國中貴族出兵馳援,還無法再徵召家族的私軍參戰嗎?
換作是以前,中行吳哪怕是遭到戰敗也不會徵召家族私軍馳援,有了士匄出動十萬範氏私軍參與國戰的例子,但凡中行吳想要吞併或是控制衛國也該思路得到變通了。
所以了,呂武為什麼對北上援救衛國的各國聯軍不管不顧?可以是春秋人做事“專注”的原因,做什麼事情一件一件處理;也能是信任中行吳有能力扛住,乃至於消滅聯軍。
總得來說,呂武希望能夠給各個諸侯國帶去更多的損失,同樣存著削弱國中各家實力的想法。
那些事情從“上帝視覺”的感官來看會覺得呂武這個人很髒很陰暗,但也僅僅是“上帝視覺”的優越性而已。
呂武是一個人,智商怎麼樣先不論,是個人總會有所疏忽的,是吧?
他又沒在地球軌道部署衛星,沒有可能掌握某個區域的絕對動態。
其實就算是他能夠掌握敵軍動態,實際上能做的事情也有限。
現在,晉軍先解決威脅最大的南線敵軍,難道能說是一件錯誤的事情嗎?不能夠的!
前往楚軍營寨的長老回來了,帶回楚君熊招接受呂武陣前相會的答覆。
呂武召集了還在晉國陣營的諸侯以及代表。
這些諸侯以及帶兵對局勢的瞭解有限,大體上只知道戰事的規模越打越打,其餘的認知有限。
依舊待在晉國陣營的諸侯國以莒國實力最強,鄭國、宋國、齊國、衛國脫離之後,搞得曹國都算是實力不俗的級別,其餘什麼譚國、紀國……等等諸侯國就是個以壯聲勢的存在。
“衛早有反意!”曹君姬負芻一聽周天子定性鄭國、齊國、宋國、衛國等等跟楚國聯盟的諸侯是叛逆,一下子就給來了精神。
其他諸侯也跟著罵了起來。
他們剛才聽得仔細,得知那些二流強國和三流諸侯悖離晉國,心裡則是多多少少會有些惴惴。
什麼情況嘛!
短時間內那麼多諸侯對晉國悖盟,肯定是晉國這邊有問題,俺們繼續侍奉晉國還有沒有前途呀?
呂武說道:“我克‘新鄭’,邀鄭國君臣往‘新田’作客,反賊已失其一。”
一瞬間,心思各異的諸侯全給愣住。
鄭國雖然一直反覆投降晉國和楚國,認真論起來可不是什麼小蝦米。
再則說了,子產變法的事情鬧得很大,極短的時間內就顯示出不俗的成績,使得鄭國有興旺的跡象。
好傢伙,簡直是好傢伙!
剛剛中興的鄭國還沒有來得及有更好的表現,傳說中固若金湯的“新鄭”被晉國元戎率軍攻克啦???
士匄看到諸侯臉上的難以置信,心想:“別說你們了,我聽到那個訊息都瞬間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