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742章:新時代的來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2章:新時代的來臨 (2 / 3)

子產不知道聯軍中他國貴族怎麼想,他是真心希望能夠擊敗晉國,無法擊敗則是保持一個勢均力敵的局面。

現實再一次教聯軍做人了!

第一天,晉軍這邊出動了範氏的三萬七千五百人車,也就是一個晉國“軍”的編制上陣邀戰。

公子午當仁不讓地扛起了首戰的重任,出動了五萬人車,也就是留在“鬥首”的所有楚軍,相當於周禮編制的四個“軍”,算是傾巢而出了。

雙方在辰時出營列陣,辰時四刻擂鼓而戰,進入交戰狀態的晉軍和楚軍揮灑汗水和流淌熱血,每一個呼吸都有人陣隕沙場;沒有進入交戰狀態的其餘人,他們或是待在營盤內,也能是列陣在營盤外,極力發出助威之聲。

交戰打到正午時分依然難解難分,雙方約定暫時罷戰,回去稍作休息再補充水份,吃飯則是沒有事。

“我軍將士歸來者不足三萬……”公子午很心疼,無比的心疼,偏偏不能將心疼表現出來,用著振奮的表情說道:“晉軍歸去者以不滿三萬。”

啊?

楚軍可是出動了五萬人車,等於有兩萬左右計程車兵丟在戰場上。

晉軍一個軍是三萬七千五百人車,回去三萬左右也就折損七千五百左右。

打成了一比一以上,快一比二的戰損,有什麼好驕傲的?

公子午給出了答案:“我軍四成為去歲新編,晉軍範氏乃是歷經久戰之師。”

那一次“郜之戰”讓楚軍損失很慘重,國內貴族的老兵能活著回去的人最低只有兩成不到,好一些的也只保留四成左右。

這個就是晉軍在“郢”耀武揚威,甚至跑去飲馬大江,楚國裝鴕鳥的原因啊!

在這兩年,楚國的國君,也就是熊招拿出巨資武裝“左右廣”,不止是恢復滿編的五千人車,甚至擴編到了八千人車的規模,一下子將幾代楚君的積蓄給掏空了。

楚君熊招才不會只嚴格要求自己,更要求國內貴族擴編私軍和加強武備,卯足勁就等著要雪恥報仇來著。

鑑於楚國貴族本來就挺會玩,經常會拉農夫或蠻人湊數,上面來了擴軍的命令,著實沒有足夠的武士,肯定要拉更多的農夫或蠻人湊數。

這樣的情況被一些心懷報仇之志的大臣捅到熊招那邊,狠狠地抓了一些典型,可算讓摳門又心思多的貴族不但需要收斂,還要破財對農夫或蠻人進行訓練再列裝。

過程可能充滿了曲折,楚國想要加強舉國武力的目標卻是達到了。

他們暫時不知道那麼幹會帶來什麼影響,成果則是在“鬥首”得到了體現。

公子午當然知道戰損比,耐不住看見了成效,振奮是真振奮,並不是自我催眠。

幾乎被逼到牆角的楚國君臣並不知道一點,他們早就首創拉農夫湊人頭的例子,更搞出了大肆武裝農夫拉上戰場的行為。

那麼做固然是增加了國家可使用的兵力,戰爭的規模必然會一再擴大,農夫經過時間很少的訓練乃至於不訓練拉上戰場將成為常態,諸夏這邊就不再是那種戰爭跟非職業軍人無關的狀態了。

範氏真的折損掉七千多士兵嗎?其實並沒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