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739章:該安排秦國了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9章:該安排秦國了呀 (1 / 3)

冬季來臨,大雪、中雪、小雪換著下,慢慢將山川披上一層銀白之色。

秦國都城“雍”一樣成了一座銀色之城,並不會因為它的歷史悠久而有區別對待。

話說,“雍”是什麼時候成為秦國都城的?是在公元前762年,時任秦君文公選了這個地方,用意是向東面各諸侯更近一步。

跟每一座城池相同,“雍”的建立並不是從四周的城牆開始,相反是從建造一座夯土臺伊始。

為什麼會是那樣?理由只是需要祭祀天上神靈和山川諸神,再來就是向祖先進行禱告了。

祭祀需要有專門的場合,人們就會建造一座高臺,一般是看上去像個立體三角型的建築,頂上留下一個可以活動的平臺。

這座“臺”不出意外會一直留著,給予日後每一代君主用來舉行祭祀和禱告之用,重大意義的出兵也將在這裡舉行出兵儀式。

有“臺”在那邊,宮城基本上距離“臺”不會太遠,周邊也會留下一個或大或小的廣場。

“雍”的祭祀臺在靠近汧水的方向,導致的是宮城也離汧水相對比較近。

現在,呂陽站在宮城的西面城牆之上,遠遠地眺望著汧水那邊。

不出現意外的話,汧水的河畔會有一灘灘殷紅色的血水,一些沒有來得及拉走的無頭屍體也將堆疊在那一邊。

呂陽從晉國返回秦國,來到“雍”代行執政職權,下令召集各處貴族來“雍”。

聽從命令來到“雍”的秦國貴族未必會死,沒有聽命應徵的秦國貴族則是絕對會被算賬。

期限一到,陰氏的騎兵活躍起來,他們或是單獨前往某個秦國貴族的封邑,可能會到了某處要求駐軍配合再去清算某個秦國貴族,當場殺死就醃製腦袋送往“雍”城,活捉則是押解而去。

八個月的時間裡,秦國這邊真正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由此爆發了大大小小的交戰近百次,許多死不悔改又不想人死族滅的貴族選擇逃亡向“冀”,其中的八成被陰氏攔截,一成因為內訌或被野獸解決掉,只有不到一成的貴族逃亡成功。

“宗子,罪犯及族人已竭盡斬首,屍首當如何處置?”無地原本是秦國的‘庶長’之一,不知道是經過了什麼樣的心理旅程,變成陰氏忠犬了。

那麼多的投機分子不用,著實是太過可惜,呂陽才沒有傻乎乎地髒活累活都由陰氏自己來幹。

無地心中有愧,要說後悔什麼的則是沒有,不取決於太複雜的因素,一切只因為陰氏來管理秦國建立了“公平”。

什麼“公平”呢?就是有功必賞和有罪處罰,不會因為誰身上流的是什麼成份的血,採取十分明顯的區別對待。

按照陰氏新執行的制度,無地一再積累功勞已經成為一名“中帥”,不要看只是到了爵位的第八級,已經比很多人的級別要高太多了。

原本的“庶長”怎麼辦?涼拌唄!

不同的勢力,職位肯定會出現變動,只是在舊勢力地位高,去了新勢力多少會得到一些優待。

像無地這種投靠陰氏的原秦國貴族不少,十數年時間裡有人飛黃騰達,不少則是想玩反忠間暴露身死族滅,有人因為個人能力的關係泯滅於眾人。

事實上,秦國一直以來都跟其餘區域的諸侯國格格不入,不單純是某些制度,秦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也是有別於各諸侯治下的臣民。

簡單的來說,或許是跟大量戎狄融合的關係,致使秦人有了更多屬於戎狄的思想,對理、智、仁、義、信之類的在乎程度沒其他諸侯治下的臣民那麼高。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