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梯隊是哪些?當然是卿位家族了唄。
什麼梯隊講的是職位,不是家族實力。
要是算家族的實力,硬要有個排名的話,應該是:陰氏獨一檔,範氏和荀氏並列為第二梯隊,魏氏、韓氏和羊舌氏(含公族各封主)處在第三梯隊,解氏、趙氏(之前)、張氏、先氏、崔氏、孫氏、獻氏、等十五六個家族在第四梯隊,再往下哪怕湊堆也只是湊人頭了。
崔氏和孫氏怎麼就跟解氏、趙氏有過為“卿”便利的家族同一梯隊啦?原因是齊國和衛國有不少貴族也跟著改換門庭到晉國,他們天然上會跟崔氏和孫氏走得更近。
韓起覺得崔杼有些輕佻了,不好不搭話,說道:“國中多有依附陰氏之人,阿武並未來者不拒。”
瞧瞧,簡單的一個稱呼,表達的就是:我們不一樣,不一樣,不一樣……
崔杼也知道自己輕佻了,再閒聊幾句行禮告辭。
話說回來,呂武為什麼一直沒有去對那個“第一強大家族”爭搶?聽上去作為第一會很拉風,辦起很多事情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免也會有那麼些樹大招風。
在晉國作為“第一強大家族”的下場一般都不怎麼好,原因當然是樹大招風的同時,他們又自己飄了唄。
範氏成為晉國第一強大的家族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過去士匄並沒有表現得多麼囂張跋扈,範氏從整體上來看也還算溫和。
現在士匄是怎麼了?難道是因為他已經整合好了內部,覺得有囂張的資本了嗎?
不,士匄認為自己只是在講事實和擺道理,不容誰來糊弄自己。
他知道會將各家嚇得夠嗆嗎?肯定知道的。而那正是他想要達到的效果。
很強大,時不時地敲打一下某某誰,能夠避免非常多的麻煩,不要動不動就對誰諸以武力就好了,是吧?
看看這一次,很多家族對士匄要求出動多少軍隊找藉口,幾句“俺知道你有多少斤兩”的話敲打一下,各家不就老老實實聽話了嘛。
“我非趙同、趙括、郤琦,焉能動輒行使暴力?”士匄召集重要族人舉行大會。
會議上,彘裘、士渥濁、士雃、士富、士弱、劉明幾人,有的對士匄直接發飆,提到士匄最近有些飄,剩下的人也進行了勸諫,才有了士匄上面那句話。
趙同、趙括、郤琦這三位是什麼樣的人?同樣的囂張,還是那種極盡的囂張,誰都能得罪的型別。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也就是根本看不清楚局勢,隨時隨地都在上演激情。
跟那種貨色相比?太寒磣人了啊!
所以,士匄一下滿肚子火,想發火又會讓眾人覺得自己聽不進勸諫,不發火自己憋得非常難受。
士渥濁已經很老了,大聲說幾句話都能氣喘吁吁的那種,穩了穩才說道:“宗主引多家忌憚,不若動武。”
明明沒想要幹那幾個家族,徒惹忌憚是很蠢的行為。
想要達到震懾效果,有什麼能比用很短時間撲滅一個家族給力?並且單獨對一個家族動手可以起到震懾的作用,還不會讓其餘的家族以為範氏就要對他們動手了。
“如陰子一般,方可成不朽之業。”士雃在陰氏一副非打死秦國不可的架勢下,乾脆利落地回到晉國歸於本宗了。
在這一場會議中,好多都是父子齊在場,像是士雃和劉明,士渥濁和士弱。
他們這種老牌家族最不缺的就是族人,有些原本地位很高的族人邊緣化,很少有邊緣化的族人能再竄上來,一般就是老子有權才能讓兒子有地位,九成九會是一個有跌無漲的格局。
不獨獨是範氏,其餘家族也是相同的情況,算是春秋時期階級固化的一種體現了。
“不朽?”士匄當然想要有那樣的成就,肚子裡有火氣,很努力地在控制著腦子保持理智,還是不免講出一些真實想法,說道:“有陰武在,哪有我的不朽之業!”
比個人武力?一百個士匄都不夠呂武一個人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