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688章:俺,其實想當個正直的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88章:俺,其實想當個正直的人 (2 / 4)

另外的那些列國?呂武是個晉人,有屬於晉人的毛病,打從心裡沒指望列國聯軍在對上正牌楚軍時能頂用。

那為什麼還要集中列國的兵力?呂武將他們集中起來的原因比較複雜,一來是怕這些列國私下搞什麼么蛾子;再來就是讓他們正面頂上沒用,等晉軍跟楚軍正面對壘時,可以派他們四處開花來干擾楚軍呀。

選擇魯國和曹國來運輸戰利品也有講究,他們現在跟衛國和齊國不對付,晉國則是在打壓衛國和齊國。

所以,使用魯國和曹國來跑腿不但能讓兩國完成身為小弟的義務,還能讓他們保持實力;再來就是明示在曹國、魯國和衛國的鬥爭中,晉國比較偏愛曹國和魯國了。

老大不好當的。做什麼事情都要將影響考慮進去,再去權衡怎麼做更划算,名聲也要得到增益。

無疑問的是衛國和齊國近期的名聲都不好,晉國偏袒魯國和曹國也就更讓列國沒話說。

“楚軍前‘勁’已抵達‘湫’,可見蒍氏、鬥氏、薳氏旌旗,另有羅氏、權氏、丹氏、陰氏。”中行吳說的後面四個楚國家族,屬於實力弱於幾大強力氏族卻又值得注意的那批。

楚國有陰氏?這完全就是廢話了。

多次提起現在有很多的地名重複,一個家族要是分出小宗,一般會以地名來成為“氏”,也就是有了那個地名的字首,不但楚國有陰氏,魯國、衛國、宋國也有一個字首為“陰”的家族,他們跟呂武這邊除了字首一樣之外,沒有其餘什麼關係。

並且現在看字首只能看出封地在哪,想從字首猜出這個家族是哪個家族的小宗,還是一個新興的家族,其實挺難的呀。

所以,貴族們的家庭教育課之中,必須會有一個教導人際關係的科目,用來讓本家族的成員知道哪個誰是哪個家族的人,他在那個家族又是什麼份量,等等。

楚國的前鋒部隊來了三四萬人,他們打出的旌旗之中以薳氏為主,那麼薳氏就是楚國前鋒軍的“鋒銳”,也被稱為“前勁之主”了。

呂武說道:“楚軍既來,上軍將、上軍佐便會使而去,與其對壘。”

聽說過“以逸待勞”嗎?後面還有一句叫“乘其不備”。

這個“乘其不備”其實不完全指趁著對方準備不足,還包括攻擊一支疲憊之師能佔到大便宜。

中行吳站起來應:“諾!”

趙武當然也站起來應命,只是心裡覺得有些不夠霸氣。

晉軍要是真的信心十足,何不展露出風度,給遠來的楚軍稍作休息的時間,再開始堂堂正正一戰呢?

趙武那種想法可以有兩種解讀方式,第一種就是真的充滿信心,根本不害怕無法戰勝對手;另一種這就是腦子壞了,要搞蠢豬式的任仁義。

現在的網路上有一種說法,認為一個大國就該有屬於大國的氣度,偶爾吃虧什麼的不用太在意,要大度一些原諒那些佔便宜的國家,並且無視掉一些小丑搞的魑魅魍魎手段。

品品,不用過多詳細的去品,有沒有聞到那一股屬於“腐儒”的腐臭味?

如果不是有“腐儒”的腐臭味,要麼是智商真的有問題,再不然就是傳說中的五毛了吧?

以當前的年代,趙武那種想法很貴族,在廣義上真沒什麼毛病。

直白點來說,要趁著抵達的楚軍疲憊狀態去邀戰,釋出那種命令的呂武顯得有些給貴族丟人了。

中行吳沒想太多,接受命令再出戰,努力去打贏才是本質工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