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會,完全是個誤會。
楚君熊招並不是要邀請呂武率軍去大動干戈,要是薳啟強處理不好回去會被點天燈的。
只是呂武那麼回應,他們總不能慫了,氣氛一下子搞得有些詭異。
“咳咳。”薳啟強不能直接認慫,委婉地說道:“我王初聞陰子乃因‘鄢陵’,知陰子武勇無雙,後知陰子胸懷治國之術……”
話不少,表達出一位君王對有大能力者的欣賞,好奇長什麼樣子,想要親眼見一見。
呂武知道他們並不是來邀請交戰,真是邀戰楚君熊招隨隨便便派個臣子過來就行,用不著派出這麼多重臣。
“自‘邲’往後,我與楚再無會盟……”呂武並不避諱提起‘邲’這個地方,有黑點也是那些老牌卿位家族,再則晉國已經在‘沫’復仇成功。
薳啟強說道:“我與晉相爭乃是君子之爭,無關其它。”
啊,對,晉國與楚國並不是什麼生死仇敵,單純為了爭奪霸權而已。
還“而已”吶?多少國家想參加這種活動,沒那個資格。
總得來說,晉國和楚國確實打歸打,互相之間的仇恨值並不大,要不然兩國也不會一再接納對方來投奔的人。
伯州犁說道:“陰子南下與寡君一見,於晉並無害處。”
沒錯,伯州犁就是稱呼的“寡君”,也就是不承認楚國的王號。
這裡有點小複雜,晉國逃亡楚國的貴族,他們實際上還是心懷屬於晉國的驕傲,留守底線從不承認楚國王號,面對面交流也是稱呼“君上”而不是“大(dài)王”或“王上”的。
而來到晉國的楚國逃亡貴族,他們提到楚國的老大則是承認王號。
不管是晉國還是楚國,沒人對那幫逃亡貴族的稱呼有什麼意見,相反還挺欣賞他們能心懷母國。
畢竟,逃亡貴族的出身沒得選。他們能在逃亡之後各種詆譭故鄉,是不是能隨時隨地背叛新主人啊?
生而為人,是個智障沒話說,正常人跑到有敵意的國家那邊,公開在有影響力的地方比較兩國的空氣,大肆闡述家鄉的空氣各種不好,再說來到異國他鄉哪怕連車尾氣聞著都是香甜的。這還配當個人?(聽說遭到驅逐,回國後連工作都找不到。請跟作者菌念:活特麼該!)
呂武稍微一愣,拒絕的話到了嘴邊又吞嚥下去。
“諸位遠來,還請先行歇息。”呂武需要好好琢磨再琢磨。
而這些從楚國來的人,他們明顯就是要找呂武為主要目的,以當前時代的習俗也就會住在陰氏的府宅。
那麼多楚國的大人物住在陰氏,晉國的其餘人會不會往呂武要賣國的方向去思考?都說是一種既定習俗了,也就是依著規矩在辦事,根本沒有任何能過度猜想的地方。
“楚君竟然特別邀請我去見面,他在打什麼主意?”呂武是真的感到納悶,總不能當代楚君是自己的小迷弟吧?
然而,近現代有個尼古拉能將敵國皇帝視為偶像的例子,現任楚君是呂武的小迷弟也不是沒有那種可能,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