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
無情!
不愧是戰敗後需要有人承認責任自殺的楚國,不拿被俘的令尹當個人是一種常規操作。
呂武見完了來自楚國的羋遠,休息了一小會又見來自齊國的晏嬰。
每每一國發生了大喜事和大喪事,一般就是各國藉機交流的機會,談成或談崩什麼事情都沒有什麼好稀奇的地方。
進屋的晏嬰先行禮才坐下,開口說道:“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平定宋國內亂,北擊山戎,南伐楚國……”
幹麼!?
這是逮住晉國元戎,玩起了現場版的凡爾賽嗎?
強調晉國現在玩的套路,基本上都是齊國玩剩下的咯?
“齊何至於此?”晏嬰問得一臉認真。
什麼意思?
別說,齊國光是吃齊桓公的老本,還真能吃一輩子!
齊桓公創下的一些事業惠及了太多的人了,不光齊人需要緬懷,各個諸侯國也要懂得感恩。
歷來罵齊國罵得最兇的魯人,他們從來不敢拿齊桓公來作伐,害怕引得群起而攻。
呂武聽得很認真,突兀被那麼一問,詫異道:“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況乎已過八代?齊國有此局面,非我所致,乃齊君之罪也。”
老祖宗很牛逼,後代坐在恩澤上作威作福,再大的功勞都經不起一再的折騰和消磨。
晏嬰心裡一動,想道:“好有道理的一句話啊!沒想到陰武除了武功之外,還有這樣的口才。”
他還必須承認齊國現在的局面是齊靈公自己作的,不免要埋怨上一代的周天子,也就是周簡王。
當初就是周簡王聯絡齊靈公,提到晉國越來越不像話,問齊靈公要不要振作,謀求齊國重新恢復霸業。
上面那個秘密是晏嬰成了齊國執政才知道,不怪周簡王的建議,同時無法指責齊靈公有那樣的雄心壯志,要鬱悶只能鬱悶齊國玩砸了,晉國連續出了幾代厲害的元戎。
場面變成晏嬰在強調齊國“老祖宗”的牛逼,遭到呂武拿出事實來闡述“躺在老祖宗的功勞簿上沾沾自喜很不對”。
那就是晏嬰想用嘴巴來獲得晉國對齊國放寬管制,任務不可能完成的啦。
這樣一來壓根就沒什麼再好講的。
呂武本來已經想休息不再見人,有魏絳先前來拜會,又想引薦叔孫宣伯。
“魏氏尋求衛國邦交之權?”呂武跟魏絳不熟,需要知道引薦叔孫宣伯是魏絳個人的主意,還是魏氏給魏絳的任務。
叔孫宣伯在當代已經成為名人啦!
不是誰都有那麼好的胃口,是吧?
再來是,有好胃口的話,不是誰都有膽子敢在已經薨逝一國之君的頭上種草。
最為重要的是,叔孫宣伯本就是魯國的公族,用慫人的描述來講就是“越齡扒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