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635章:大事不好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35章:大事不好啦! (1 / 3)

陰氏控制秦國的操作正在進行當中,不出現重大的反覆,哪怕是過程會出現曲折,秦國反正是沒跑了。

在陰氏逐步加強對秦國的控制時,戰略角度方面怎麼都需要進行一些改變,陰氏與魏氏的合作變得不再重要,相反陰氏該想著怎麼把“魏”地拿到手了。

“魏”地當然是魏氏的發家之地,他們跟趙氏的情況還不一樣。

陰氏能成功跟趙氏置換封領的基礎是,趙氏破敗並且情勢看著有點不妙,導致趙武極度需要一塊好的封領給趙氏回一波血。

魏氏跟陰氏差不多同一時間段成為卿位家族,以人脈、人口和土地來判定,當初的魏氏肯定比陰氏強。

也就是呂武經營有方,政治格局方面深諳審時度勢,才漸漸拉近與魏氏的差距,後來更是進行反超,一超過就在數年內拉開了彼此的實力差距。

當然了,呂武在封領、人口和資源、技術上的積累是夠了,獨獨缺少一種歷史底蘊。

一個家族的底蘊這種玩意吧?想讓所有人提起誰就覺得牛逼,真不是一代人就能夠達成,需要數代人的沉澱與經營。

有一句話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某個家族突然躥起來,也許不到一代人就完蛋了,很正常的。

以目前人的思想,他們承認呂武這個人無比厲害,至於陰氏到底能夠興盛多久,大家一起走著瞧唄。

某日。

呂武審閱完《陰氏律法》,進入到處理國事的時間,要好好檢視各家族封領置換程序,做完了該將譚國和紀國傳來的情況看仔細,宮城那邊來人了。

“元戎,兄長噎至昏厥。”楊幹看上去沒有什麼哀色。

呂武霍地就站起來,急切問道:“君上幾時昏厥,可曾醒來?”

楊干將呂武的表現看在眼裡,牢牢地記在心裡,說道:“幸賴喉中之物及時取出,兄長醒來交代些許事宜,便再昏厥不醒。”

這樣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

呂武招呼來家臣,語速極快地說道:“邀各‘卿’來此,知會‘閽衛’宮城許進不許出,‘新田’各門緊閉。”

他又看向楊幹,問道:“公子彪何在?”

楊幹一個愣神,遲疑聲說道:“陪伴兄長左右。”

這個公子彪當然是國君的嫡長子,出生於周天子繼位後的第六年,也就是公元前566年。

等於是國君回國後的第二年就有嫡長子,那年姬周十五歲。

公子彪的母親來自杞國,也就是處在齊國和魯國包夾的一個不入流小國。

而姬周還流落在周王室當落魄公子的時候,來自杞國的女人早就陪伴左右。從這裡也能看出姬周之前有多麼不受到晉國公室的重視,要不然夫人絕對不會是這樣的出身。

在晉國的儲君有沒有被重視只需要看一個方面,也就是夫人不是來自秦國,便會是來自齊國。

為什麼那樣?因為大多數強大的諸侯國都是姬姓,秦國是趙氏嬴姓,齊國是呂氏姜姓。

在漫長的歷史之中,晉國的公室跟秦國公室聯姻最多,以至於留下一個“秦晉之好”的成語給後世。

很快,得到通知的各個“卿”來了。

他們並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來陰氏府宅呂武也沒有一個來了就說一次,打算等人聚齊了再說。

因為其餘七位“卿”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看到楊幹在場就不免覺得奇怪。

該怎麼評價國君的這位胞弟呢?國君不止一次想栽培楊幹,機會也得到多很多次,問題是楊幹是個十分頑劣的人,每一次都將機會錯過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