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564章:跟晉人拼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4章:跟晉人拼啦!!! (1 / 3)

遠遠看去“臨淄”佔地面積很大,可能有“新田”的四到五倍左右?

那並不是“臨淄”的城牆長度和寬度違建,純粹是貿易過於發達,導致城牆之外起了一個又一個的“町”。

這個“町”的意思解讀是田界,其實也能解讀為一種商業街道。(後面這個解讀在腳盆雞和棒子、灣灣那邊依然在用。)

如果說目前諸夏哪個諸侯國的商業最為發達,毫無疑問當屬齊國的都城“臨淄”。

管仲在齊國變法,核心基礎就是要讓國家變得有錢。

這位大賢搞錢的方法挺多,留下的很多制度規章哪怕是到兩千五百多年之後依然在被使用。

其中那一套對妓(防和諧)女收稅尤其是首創先河,包括妓(防和諧)女需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身體檢查。

當然了,東方大國關於顏色行業是違法的!

其餘顏色行業合法的國家,看看他們的各項規定,再查一下管仲的管理制度,會發現不管小破球哪個國家的顏色行業管理制度都能對照到管仲制定的規則。

不止是管仲,諸夏很多位先賢制定的制度到兩千五百多年之後依然不過時。

比較可惜的是,東方在歷史長河中沒人去寫一部“XX法典”什麼的著作,也沒有人進行專門的整理和記錄,搞得很多人誤以為東方這邊就是沒有文明之光,相反去相信西方那些造假的歷史。

“管大神將近百年前的成果依然在讓齊國吃紅利啊!”呂武心裡感嘆著。

齊國人老是說晉國學齊國學得很不像,必須說齊國人是正確的。

晉國第一個學習物件就是齊國,後來還學了衛國、宋國和楚國,搞出了適合晉國的發展路線,再慢慢創造出特色的崛起制度。

要說晉國學了齊國什麼,應該是管理制度那一套,搞著搞著變成了軍果主義特色的強調紀律。

這一點也是齊國總是嘲笑晉國的地方,齊國人埋汰晉國學錯了,以至於晉國的商業非常不行。

而打從事實上晉國人很羨慕齊國的商業發達,只是明白一個很真切的道理,晉人舞刀弄槍還行,玩商業是真的玩不來。

所以了,晉人明白自己的缺點,放大了自己的優點。

既然玩不動商業,俺們憑藉武力創造收益,很是可以了吧?

大軍就在距離“臨淄”約十里的“棘”進行駐紮。

他們到來前,“棘”能跑的幾乎都跑光了,留下了城池和一些不能跑或跑不動的人。

晉軍不能說是攻克“棘”,只是很單純地進行了接管。

“棘”在“臨淄”的西北方向,城池規模方面並不大,算是“臨淄”的一個貨物中轉基地之類的定位。

作為封主的貴族沒跑,他們一家子的成年男性帶上了份量很足的禮物到軍營進行祈降。

“名聲不可丟。”士匄說道。

呂武當然知道名聲的重要性。

他們並沒有接見“棘”的封主一家子,出面的是陰氏的家臣。

現在的戰爭有很多模式,包括“徵”、“討”、“伐”、“戕”,每一種的意義都不一樣,其中最為殘酷的無疑是“戕”。

“戕”就是後面戰爭中動不動就會出現的屠城,以戰役模式來說叫“克”。

按照現在的定義,晉軍對“棘”只是達到了“破”的級別,也就是取得合理的收益也就可以了,殺人和放火則沒有必要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