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是晉國的“卿”之一,又是秦國的執政,不需要進行一些避嫌的嗎?
趙武的意思是,他不會干涉秦國內政,同時不會幹出一些讓陰氏覺得不爽的事情。
那麼,由趙氏負責秦國的邦交處置權能讓呂武避嫌,是不是一件極為有利的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趙氏能夠與陰氏達成一些合作,雙方又能合情合理地接觸,不好嗎?
呂武覺得趙武是在想屁吃,陰氏不可能在秦國身上留下什麼破綻,用不著誰來做人情。
沒有從裡到外掌握秦國,哪天出了事,呂武該躲在哪哭?
趙武見呂武沒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自己,心裡怎麼想的不清楚,嘴上說道:“姐夫所提之事自然可也。我自會告知君上,此後秦國邦交由姐夫來處置。”
呂武臉上有了笑容,說道:“我會尋魯國,好好敲打一番。”
今日事,今日結。
趙武願意給面子,呂武就該有所回報。
呂武插手魯國說不得會引起魏氏的誤會,代表其中有風險,成或不成趙武都該明白事情兩清了。
欠了什麼就馬上還?普通人的相處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政治人物這樣幹就很有內涵了。
人與人之間沒點人情關係,預示著根本就親密不起來,甚至可以說是有意進行疏遠。
“我有諸事不明,可尋姐夫解惑?”趙武在進行試探。
呂武深深地看了趙武一眼,視線移向了出現在不遠處的中行偃和士匄身上,對呂武說道:“趙氏乃是趙氏,並非韓氏。為人當有擔當,遇事便避,非為‘卿’之道。”
那些話讓趙武愣在當場。
呂武再看了趙武一眼,一邊想著秦國那邊的事情,一邊走向中行偃和士匄。
現在應該沒人猜到陰氏想要取代趙氏嬴姓成為秦國之主,他們理所當然認為呂武在處理秦國事務上要懂得避嫌。
要不呂武在晉國是那樣的身份,又在秦國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執政,再截獲晉國與秦國的邦交權,豈不是要將秦國拿捏成為陰氏的玩物?
那樣,真的合適嗎???
趙武找呂武是要給人情,不知道陰氏的圖謀,相反被視為威脅和阻礙了。
說起來,呂武對自家那個小舅子已經夠可以了。
陰氏和趙氏的封地沒有置換之前,趙氏就是陰氏潛在的威脅,呂武對趙武的幫助卻不少。
本來在封地置換之後,趙氏有機會上陰氏的戰車,偏偏趙武選擇去和士匄勾搭,錯過了登上陰氏戰車的機會。
現在對趙氏最要命的是,幾個“卿”懷疑趙武跟國君有什麼勾當,趙武本人又在範氏那邊大大失分,偏偏魯國又坑了趙武一把大的。
呂武從趙氏那邊拿了晉國對秦國的邦交處置權,能夠有其餘的選擇,卻是選了幫忙處理魯國。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呂武作為陰氏之主,選擇了跟其餘卿位家族相同的立場,要觀察趙武……或者說趙氏是個什麼成份,該下手絕對不會手軟。
而呂武剛才又提醒了趙武一次,很是仁至義盡了!
真的不能奢求更多了啊!
趙武還是不懂,便是真正意義上的自取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