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像是見了鬼的模樣,搞得拒絕義渠的提議,像是一種腦子有病的選擇。
那一刻,呂武覺得自己其實挺高尚。
當然了,他想的是:“這特麼!義渠人竟然敢將爪子伸進了朕的碗裡,是誰給了他們勇氣,敢有這樣的念頭,還像模像樣地提出來!”
他語氣高昂地說道:“便是秦國有諸般不是,仍為我諸夏一員。陰氏攻秦國乃是私仇,同為諸夏之理不可變,豈可容蠻夷欺辱?我有一言,諸位且細聽,兄弟鬩牆,外禦其侮,方為丈夫!”
這個“丈夫”不是誰的老公,以當代解讀就是英雄豪傑之類。
杜回率先站起來,臉上滿是感動與激動。
隨後,秦國貴族全部站起來,他們一致對呂武行了大禮。
也就是,行頓首禮時,其他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時必須急叩頭,其額觸地而拜。
他們異口同聲地喊道:“同為諸夏,彩!!!陰子大德,彩!!!”
沒有經過彩排,還能喊一樣的口號,應該就是有相同的心聲了。
呂武當即進行一連串的部署。
陰氏與秦軍一塊出擊,分別有屬於自己的任務。
實際上,打義渠真沒有太多的講究,呂武需要考慮的是,怎麼進行打敗而不全殲。
出擊了!
陰氏作為鋒銳,一打就是總攻擊姿態,沒有任何意外,難度也不是那麼大,幾個衝鋒就打崩了可能沒足夠心理準備的義渠人。
秦軍追啊追的,只有三千秦軍騎兵加入戰鬥,其餘傳統部隊從戰車兵到步兵,只能跟在騎兵後面吃灰。
呂武對於獲得勝利沒有半點的疑慮,有意不全殲這股義渠人,自然是有相當的考慮。
他們獲得勝利,沒有進行多遠的追殺,慢悠悠地踏上返回“雍”城的旅程,一路接受各地秦人的歡呼。
得知已經勝利的秦人,他們十分訝異怎麼出去四五天,勝利的果實就被摘取。
要不是有義渠人戰俘被押解,數量看著起碼四五千,秦人就該懷疑訊息的可靠性了。
呂武感受到了秦人的熱情,包括那些秦人貴族拍馬屁時有了更多的真情實意,執行命令也不再遲疑,心想:“短時間內,應該是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