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手裡現在有兩個秦國公子,早就抓到的後子針,另一個則是攻陷“雍”抓住的公子籍。
一樣是秦國公子,為什麼一個沒有嬴這個字首,只是叫後子針;另一個則是能夠稱呼嬴籍呢?
那是屬於秦國公室的一種文化,不具備繼承權的公子,一般是無姓無氏的。
在稱呼方面,秦國公室一直以來也比較混亂。
拿這個後子針來說,他跟現任秦君嬴石是兄弟,關鍵是沒有繼承權的同時,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封地。
始皇帝?他一開始作為秦質子的長子,父親嬴異人還不是太子前,他被稱呼為趙政,趙政的“趙”含義是質於趙,再來就是秦國公室本來就是趙氏。
等秦異人變成了秦國太子嬴楚,趙姬成了王后,他們的長子趙政的稱呼也就理所當然改稱為嬴政。
而嬴政的眾多孩子,無論是扶蘇、將閭、高、胡亥等等,因為嬴政沒有冊立王后,長子扶蘇也只能是扶蘇,其餘眾多的子嗣沒有封地,導致這些秦公子只有“名”和“號”,姓和氏根本沒資格冠上。
觀看歷史,不能以觀看者當前時代的習俗和價值觀去看,應該是契合歷史部分的習俗以及禮儀來正確地開啟史書,要不然很多事情會看得稀裡糊塗,再來就是產生很多錯誤的理解。
簡單的說,不能拿隋唐的價值觀去看待漢朝,同樣不能用二十一世紀的思想去評判某個時代哪個人做了什麼選擇去評論智商。
二十一世紀的人們覺得宋襄公是“蠢豬式的仁義”的代表,為什麼不是堅持禮儀制度的宋襄公為正面一方,他的敵人將仁、義、禮、智、信全餵了狗?
難道是二十一世紀的人打從心裡認為不折手段才是正確???(作者菌會不會捱罵?)
秦軍崩了,徹徹底底的崩了!
呂武讓步軍進行掃尾,派出騎兵追擊潰散了的其餘秦軍。
在這麼一件事情裡面,秦君嬴石是一位絕絕對對要刻意進行忽視的人物。
有這麼一位秦國的一國之君存在,晉軍這邊哪怕就是正面碰上了,要的就是當做不存在。
當做不存在,不等於完全的不管不顧。
呂武選出了絕對的心腹,要求他們緊盯秦君嬴石,不能使這位秦國的一國之君跟其餘秦軍會合,找到機會還要消滅秦君嬴石的護衛力量,但絕對不傷害到秦君嬴石本人。
親自去進行俘虜?呂武的腦子沒壞掉!
秦君嬴石不是病了嗎?經過這麼嚴重的打擊,病情肯定是要加重,再得不到妥善的照顧,很快就會一命嗚呼的吧。
就算秦君嬴石沒有病死,但凡有理智的秦國貴族跟在周邊,超大機率會讓在這位國君玩一手“壽終正寢”的操作。
呂武佈置好了一系列安排,帶上兩個“師”來到了“雍”。
他們沒有直接進城,乾的事情是擺出攻城姿態,很是像模像樣地打造攻城器械,再進行假模假樣的攻城。
鬧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