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襲一座城池這種事情不是沒人幹過,鬼方就特別愛幹這種事情,犬戎曾經就偷襲鎬京成功迫使周王室遷都。
異族一再寇城對當代人來說是很久遠之前的事情了,別說是年輕人,老年一輩也沒那種記憶。大概只有一些史官才進行過特別瞭解?
“俺們何時奪取城門?”
“待騎兵現身之時。”
看穿著就是一些異族,懂得辨認能看出是狄人。
這一幫人刻意弄成了赤狄的裝扮,秦人搭訕就用狄人的語系。
他們拉來了皮革、皮草、乳酪製品以及一些牧畜,幾乎沒費什麼勁就成功進城了。
說起來,沒誰搞過偽裝,混進城再幹奪取城門的事情。
負責看守城門的秦軍士兵,他們因為沒有多想,得知商隊在城外有駐地,帶來了數量不少的牧畜,哪怕是看到那些人不時在城門附近轉悠,內心裡只是覺得煩悶,真的沒有往其它什麼方向思考。
事實上是大家的概念中就沒那麼一回事,又怎麼去進行提防?
作為都城的“雍”不可能完全放空,平時要說有數量過分的駐軍則會非常的不春秋。
現在哪個國家的哪一座城,不存在任何時刻都有數量太多的駐軍。一般是等到需要用到武裝力量,某某誰向某某家族發出徵召,某某家的家主再集結家族武力,有建制的軍隊才會形成規模。
所以了,作為都城的“雍”會有城防力量,他們來自公族的一種義務,乾的就是看門和巡邏的活。
第一次幹偽裝偷襲的陰氏人員,他們要說有多麼專業就是在開玩笑,破綻和漏洞挺多,耐不住負責治安維穩的秦軍也不是什麼專業人士呀!
加洛進城後根據得到的指示找到陰氏在“雍”的細作,雙方笨拙地互相確認身份,一些交談也就展開了。
他是誰?是第一個投靠陰氏的異族部落首領,數年過去從少年長成了青年,思維方面也變成了晉人模式。
“城內常備秦軍不足兩千,各家‘徒’與‘羨’大多受徵召出征,餘下之數難以計算。”沛作為一個細作小頭目,該掌握的資訊還是有的。
只不過,沛提供的情報一點都不專業。
真正專業的細作小頭目,他應該彙報駐軍數量,再摸清楚城內一共多少人,估測有多少人在爆發交戰後能加入戰鬥;同時,城內留下了哪些身份尊貴的秦人,要攻打“雍”該是先攻佔哪裡,再去解決哪一個家族,之類的也應該說清楚。
硬要有個評價,陰氏在幹髒活和秦軍防備上面,弄了個菜雞互啄的既視感出來。
加洛在沉吟,腦子裡則是有些思維空空。
那啥,要咋整?
秦人對他們的到來只是表達過歡迎,接下來就不管不問,沒有多麼森嚴的戒備。
要是加洛的腦子夠用,會發現秦人的心思全在東出遠征軍上面,對近在咫尺的“吳陽”戰事都缺乏關注度,又哪來的多餘熱情去管原來的異族商隊。
“有一事。”沛很是遲疑地說道:“秦公子籍每日皆往東城門而去,隨性護衛不多,或可擒之?”
加洛怔怔地看著沛,一副傻了的模樣。
俺不是貴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