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騎兵則是跟“吳陽”守軍裡應外合,十分輕易地吃掉正在攻城的四五千秦軍。
這一場戰事幾乎沒有難度,攻打秦軍營盤和攻城部隊,己方折損絕對不會超過千人,消滅和俘虜的秦軍約在一萬四千人左右。
能夠這麼順利當然會有前提,主要是秦軍已經攻打“吳陽”半個月,一日復一日的攻城進展不大,死傷三四千人只是成功登城四五次,一次次被反推了下來,軍心士氣不怎麼樣,警惕心也是幾乎沒有。
對於秦軍沒有警惕心這一點,宋斌到戰事結束後,依然鬧得不是那麼明白。
秦國是不知道陰氏在“吳陽”附近留下了不少騎兵部隊嗎?這應該不可能的吧!
哪怕秦國不知道附近有陰氏騎兵的存在,他們還能無視該區域遊牧狀態的白翟?
宋斌暫時沒有時間提問被俘的秦國貴族,要準備南下的事宜,還要應付魏氏那邊的諸多問題。
魏氏就一個意思,他們接到的命令是駐守“吳陽”,沒有得到家族新命令之前,駐守“吳陽”才是他們的唯一使命。
宋斌不傻,也不會將魏氏的人當成傻瓜。
他在守城時能夠指揮魏氏的軍隊,原因是魏氏得到的命令就是防禦“吳陽”這座城池。
家族指令之外的事項?魏氏的軍隊不接受陰氏家臣的指揮,以目前的社會規則和習俗,老實說真的不存在什麼毛病。
宋斌卻是知道一點,一定是魏氏的人察覺到陰氏將要幹些什麼,導致魏氏的人選擇了退縮。
得到同意留守“吳陽”的魏氏一干等人,他們很明顯的大大鬆了一口氣。
陰氏沒有滿編的兩個“旅”以及數量合起來在一萬三千左右的騎兵,浩浩蕩蕩地從“吳陽”離開,徑直的朝向就是秦國都城“雍”的方位。
為什麼騎兵只剩下一萬三?因為其中的一部分已經先行南下了呀!
站在城牆上觀看陰氏和白翟的聯軍離去,魏氏一眾人的表情和內心都非常複雜。
他們打死也猜不到駐紮在“吳陽”是為了某天去攻打秦國的都城,還以為是留在這邊作為釘子,好讓新一年的入侵有個歇腳的所在。
結果是,他們猜到陰氏想幹什麼,感到難以置信的同時,直接被嚇呆了。
那可是攻打一國都城啊!
跟攻打一個普普通通的城池,真的就是兩碼子事情!!!
現在已經不是陰氏能不能成功的事情,不管有沒有攻下秦國都城,哪怕是陰氏用白翟當遮羞布,開創了一個歷史先河就是事實。
“吳陽”這邊的魏氏一干人等心情的複雜就在於,驚訝陰氏的大膽,心裡很想參與,理智卻在阻止。
“歸師稟於主,不可私下妄論,待主論斷。”
“正當如此。”
“秦軍戰俘不可使之逃脫一人,若必要可不避殺戮。”
“諾!”
他們知道魏氏和陰氏正處在蜜月期,沒有得到家主的允許,說什麼都不會對外亂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