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武得‘隨’克‘黎’,進取‘長子’?”智罃露出了訝異的表情,感覺什麼都不對勁,道:“如此之速!?”
他可是剛知道自家那個聰明的兒子率軍去攻打“溫”地,已經打了將近兩個月,還是被攔在城外。
另外,士匄率軍先打下了“陽”,卻一樣是被“蘇”給擋住。
現在重名的地方非常多。
範氏打下那個“陽”在南方的大河(黃河)北岸,很是靠近“雍”。
而那邊其實就在鄭國邊上,距離周王室的地盤也不遠。
還有一個叫“陽”的地方在晉國北境。
晉國在晉景公時期進行了國土擴張,“潞氏”、“黎①”、“黎②”、“長子”、“曲梁”、“留籲”,包括“隨”等等的那一片區域,就是在晉景公時代打下來,原來是屬於赤狄的地盤。(相當於讓晉國增加將近三分之一疆域)
攻下之後,晉景公進行了分封,地形好的區域基本被大家族得去,差一些的則是被中小貴族瓜分,剩下一些更差的區域則沒人要,導致依然有赤狄的人在定居和流竄。
要是有一張地圖,會發現那塊區域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卿位家族所有。
另外一些中等貴族則是在那一段時期崛起,並且被晉景公分封在那邊。
這個也是一種常態。
好比如晉景公之前的晉國進行了擴張,新佔的土地大部分封給了當時的“卿”,他們這一代“卿”的封地就會顯得相對集中。
趙氏、欒氏、範氏、郤氏、荀氏(含智氏和中行氏)、韓氏……等一些差不多同一時間崛起的家族,互相之間的封地基本上會形成交錯的局面。
智罃命人拿來輿圖,一陣檢視下來感到非常驚訝。
“一月有餘,轉戰近五百里?”智罃太驚訝進軍的速度了,繼續想道:“郤氏抵抗甚微?”
其實是郤氏面對呂武壓根就沒抵抗。
這一點,智罃暫時還不知情。
要是給他知道,必然會有諸多的聯想。
只不過,郤氏完蛋已經是定居。
智罃哪怕知道了,最多是暗罵幾句“陰武狡猾”之類,思考呂武在欒氏和郤氏的鬥爭中起到什麼作用,很難再有多餘的動作。
要不然還能怎麼著?
拿陰氏開刀嗎???
欒氏和郤氏接連完蛋,導致晉國已經夠亂的。
再拿新的家族開刀,必然會形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真那樣,晉國分崩離裂就在眼前了啊!
智罃現在巴不得呂武趕緊解決完自己戰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