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78章:一定有陰謀,俺必須在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8章:一定有陰謀,俺必須在場! (1 / 3)

呂武懷疑智罃對每一個“卿”都進行了類似的事情,也就是拜託他們多多照顧智盈,只是拜託的方式和口吻不一樣而已。

不要懷疑一個不再矜持的老人,他能為自己的後輩將臉擲在地上任由踐踏的決心,任是必要都能豁出命去,丟臉又算得了什麼。

剎那間,呂武在腦子裡千迴百轉,一邊回禮,一邊笑著說道:“此是自然。”

相信所有“卿”在被智罃拜託時,一定是採取相同的態度,只是答應和能不能做到,又或者會不會用心去做,很難說的。

這不是做出承諾又不用心履行的什麼關係。

如果智罃只是拜託一個人,算是慎重其事的託付。

知道什麼叫“一事不煩二主”嗎?一件事情拜託了太多人,代表的是託付者本身就不信任某某誰,哪來的臉去怪別人不用心。

在這麼一件事情裡面,中行偃絕對是那個最應該感到氣憤的人。

俺是荀氏宗主啊!

智氏是荀氏的小宗,照顧的事交給俺就夠了,老傢伙是哪根筋不對,跑去到處拜託旁人。

不用“外人”這個詞,主要是大傢伙多多少少都能找到點沾親帶故的關係。

比如,老智家的女兒嫁給趙武,趙武的姐夫是呂武,又讓呂武跟智氏、荀氏、中行氏、程氏和範氏沾上了關係,同時荀氏、範氏跟魏氏、韓氏也有點關係,繞了一大圈之後,大家都特麼是親戚!

事實就是這麼一個事實。在講究門當戶對的時代,一個家族的歷史足夠古老,少不了會跟身份地位差不多的家庭進行婚嫁,大家族的數量就那麼些,來來去去大家就都能論親戚了。

在諸夏其實還好,講的是同姓(五服之內)不婚,其餘區域沒這種講究,兒子娶了親姨的女兒,女兒嫁給了姑媽的兒子,兒子又娶了舅舅的女兒,結果好幾個國家互相開戰,其實是一大堆親戚在打生打死。

當然,諸夏也沒少發生親戚“內戰”這種事情,甚至還能玩多向投資……,比如同一個家庭的兄弟分別投靠幾個勢力,不管哪個勢力最終贏了都能保本。

所以了,一門多傑這種事情屬於基操,勿“6”啊!

不知道是值得學習的東西太多,還是住起來著實太過於舒服,智罃帶著孫子待在“陰”地這邊不走了。

在這一段時間裡面,智罃最常帶智盈去的地方就那麼幾個,逛一逛鄉野田土,跑去學室旁聽教學。

至於陰氏的工坊之類?智罃再怎麼沒有B數也知道不是能隨便逛的,哪怕前往學室都是事先得到呂武的允許。

呂武為什麼允許智罃前往學室?只因為趙武來“陰”地的時候沒少去,魏氏和韓氏也都知道,等於說陰氏學室早不是什麼秘密。

這麼一搞,搞到呂武需要弄“明”和“暗”的兩套。

屬於“明”的那一部分就是教一教《詩經》裡面的東西,不會牽扯到其它知識;“暗”的則是教授管理學以及一些其它學科。

智罃跟那些得知呂武搞學室的人一樣,不能理解呂武為什麼要將知識教導給外人。

這種思維才是春秋中葉的主流思想,認為知識萬般神聖不可輕傳,只有族人才有資格學習。

他們也就知道陰氏的族人少,不得不依仗家臣,屬於極為特別的情況才沒有發作。

只是,他們免不了要等著看陰氏的笑話,比如那些學了陰氏知識的家臣,子孫後代帶著知識跑到別家又或是自立,使得陰氏對知識的掌握失去了“獨家”性質。

沒錯!知識固然神聖,他們的思維是想要進行佔有,成為一種“獨家”,免得面對競爭。

只要知識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他們就能永遠作為特權階層,一代又一代地薅其餘活得渾渾噩噩群體的羊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