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的公族非常弱小嗎?這個要看是跟誰相比了。
從“總量”上面來講,晉國公族所掌握的人口和封地面積不算小,曾經發起狠來懟趙氏,配合郤氏、欒氏和其餘幾個卿位家族,輕易地將趙氏給滅了。
晉國公族要是聯合起來,想滅掉曹國、衛國這樣的國家,很大的可能性是能辦到。
所以,不能說晉國的公族十分弱小。
事實上,強或弱要有一個對比!
晉國公族由太多的家族來組成,他們又無法做到真正的團結,有句話叫“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用在晉國公族身上很合適。
團結起來的晉國公族能滅掉三流強國,他們要面對的卻是晉國包含卿位家族在內的整個貴族階層,能夠想象會是個什麼情況了吧?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現代東亞怪物房中的北棒處在東亞就是一個弟弟,要是將北棒丟到非洲、南美會是個什麼情況?妥妥的會變成該區域的霸主啊!
要是將歐羅巴的任何一國丟到東亞,頂多也就是南棒這種攪屎棍一般的角色。
所以,衡量實力真的需要有一個對比,很多時候不是某某誰不夠強,要看他是待在什麼區域。
像是晉國的卿位家族,哪怕是趙武所領導的趙氏,他們目前的實力都不比一個三流諸侯國弱多少。
當然了,不管是現代還是春秋中葉,哪家強哪家弱其實都特麼是被逼的。
不是某個地方資源多到能發展期多少個軍事強國,純粹是不發展軍事下一秒就要亡國;另外一些資源異常豐富的區域,生存壓力不是那麼大,導致幾千數百年就沒一個能在全球排得上號的強國出現。
這個就能明白為什麼東亞是個怪物房,非洲、南美和某些地方為什麼是菜雞互啄了。
隨著智氏的智起帶著三個“旅”來到晉國“新田”這個都城,一場新的變動似乎正在疾速地醞釀著。
按照道理來講,智起並沒有調動智氏軍隊的權利,關鍵智氏碰上了突變啊!
這個突變就是智朔在“新田”突然死亡,死因一時半會還很難進行定義的那種。
可以是智朔舊病復發,導致死去。
也能是中行偃下毒,毒害了智朔這個智氏繼承人。
更可能是第三方要搞事情,搞到把智朔弄死在中行氏府宅。
智朔的死亡有太多的文章能做,怎麼說都會有點道理,看的是智氏要怎麼進行定義。
公族的祁午被韓氏很緊急地喊到城門處。
講真話,祁午是真的不想過來,只是不來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