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23章:一陣操作猛如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3章:一陣操作猛如虎 (1 / 3)

這一次,小白兔在家遭遇大灰狼敲門。

後子針:不接,不接,我不接,心中自踹踹,誰宣都不接。

沒瞅見晉國第一才子去秦庭宣戰,一樣沒人接下嗎?

打贏了沒好處,輸的機率又超大,他毛病了才會選擇在這裡跟晉軍交戰。

暫不再相會。

告辭!

呂陽問道:“阿父,秦不應戰,如之奈何?”

呂武會用實際行動來言傳身教的。

秦國的後子針不接受宣戰,回去後老實待在營盤等待其餘部隊歸回。

齊軍在秦軍營寨的東面鼓譟,一副“俺要恢復恆公時代風光”的炫耀。

一部分晉軍繞到秦軍營寨南側,擺明了就是要截斷秦軍南歸的路線。

呂武沒將事情做絕,比如再安排部隊將秦軍北側堵住,不給外出追擊義渠人的秦軍回來。

他若是真的不顧影響要將事情做絕,何必再去玩那麼多花樣一再挑釁秦人,不該是直接對各個區域性的秦軍展開攻擊嗎?

偏生後子針被指著鼻樑罵,還是能夠忍得住。

其實呂武那些也不叫罵,純粹是講述實事而已。

自認諸夏的各個諸侯國,有哪一家像秦國去跟白翟或赤狄結盟,並且結盟後看到白翟和赤狄不行立刻翻臉,想跟義渠結盟還被拒絕的?

各個一流強國中,同樣是秦國第一個跟楚國眉來眼去,並且結成同盟來挑戰諸夏秩序守護者晉國。

哪怕呂武不是晉國的“卿”,僅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晉人,一樣夠資格罵秦人不講道義並且自棄於諸夏之外。

呂武重新調兵遣將完畢,思考道:“不講規矩又沒有任何信譽的秦國,是怎麼捱過春秋時期的呢?”

所以,道義和信譽是不是一種有用又沒用的玩意,看得還是自身的實力?

呂武不知道是有什麼感概,低聲說道:“其興也浡焉,其亡也忽焉。”

秦國在一片罵聲中崛起並橫掃六國,又在謾罵聲中二世而亡。

為什麼要被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