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420章:這樣的戰爭,沒幾家打得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0章:這樣的戰爭,沒幾家打得起 (1 / 4)

為什麼評價陰氏豪橫?

想一想現在是什麼年代,生產力方面又怎麼樣,不用細品就能得出答案。

楚國夠強大吧?他們舉國上下一挑再挑,只挑出三支被認為完美無缺的箭矢,平時放在宗廟裡面供奉,戰時才被楚君帶走,必要時刻交給養由基使用。

當然不能說楚國集全國之力只能製造出三支完美無缺的箭矢,也許他們是想搞某種“宣傳”,再給那種“宣傳”定性。

比如,不去神化養由基這個人,專門去神化那三支箭矢。

那是怎麼樣的三支箭呢?平時供奉在宗廟,吸收了楚國上下的“信念”成為神器啦!

成為神器的三支箭矢想射中誰就射中誰,還是一旦射中必死的那種,就問厲不厲害!?

楚國的“宣傳”很努力和盡心,就是無法掩蓋養由基的強大。

養由基並不是地地道道的楚人,他是嬴姓養氏,母國被楚國所吞併。

說白了,養由基就是楚國吞併那個養國的公子,跟楚國實際上是有國仇家恨的。

要不“三支箭”也不用戰時再由楚君交給養由基。

楚國實際上也限制養由基出戰的選擇性,他在沒有得到楚君的命令前提下是不能出戰的,而楚國的其餘貴族就沒這種限制。

官字兩個口,嘴巴長在人身上,話語權和歷史記錄權都歸楚國所有,同樣的事情用文字那麼“修飾”一下,經過“修飾”事的實可能就不是真正的事實了。

楚國生產力無疑是強大的,否則也不可能屢屢十幾萬二十萬的用兵。

作為中原霸主的晉國,一次次跟楚國交鋒,每一次都是以少打多。

並不是晉國篤定以寡擊眾能贏,是生產力限制出兵的數量,迫不得已才屢屢犯險,好幾次都給翻了車。

晉國玩遠端武器最溜的是韓氏,他們有“東方世界”最為善射的部隊,也有玩弓箭部隊的一套章法。

韓氏會因為想要消滅六百左右的敵人,使用一萬三千支箭矢嗎?

老實說,韓氏真沒這麼富裕和豪橫。

平均二十二支箭矢才消滅一個敵人這種事情,哪一家都會覺得虧啊!

“一匠人一日或可成四十支箭,各家箭矢不比陰氏之箭矢……”張朔在算賬,不自覺地往下繼續嘀咕道:“陰氏箭矢,箭鏃為鐵,翎羽為雉毛、鵝毛、鴨毛?箭桿取自柘木、檍木、柞樹為上,竹為下……”

家族繼承人什麼都要會一點,晉國貴族不懂軍事是註定無法當家的。

張朔在計算陰氏為了消滅六百義渠騎兵到底花了多少錢,一算下來被自己嚇了一跳。

他說一名工匠一天能製造四十支箭,採取的是張氏匠人耗費的工時,用的箭桿材料不是竹,就是楛莖。

每一個家族的生產力都不一樣,張氏的匠人一天才能製造四十支箭,李氏的匠人一天也許還沒有四十支箭這麼多,比張氏生產力更高的家族肯定也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