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陽看著正在趕路的部隊,眼眸裡出現了莫名的神采。
身為男兒哪有不喜歡軍旅的呢?
能夠參與其中,並且即將開拔前往與敵軍交戰,有些人會心生畏懼,有的人則是會覺得熱血沸騰。
作為“二代”的呂陽沒少接觸軍隊,以他的感官來講,看到正在趕路的部隊,內心裡只有一個想法:俺的,俺的,都是俺家的!
小孩子的思維相對單純和直接,不管部隊來自哪個家族,只要歸於陰氏指揮體系,就是屬於陰氏的。
呂武看到呂陽有神並且浮想聯翩的小眼睛,心裡自然是感到無比滿意。
作為家族繼承人,不能看到浩浩蕩蕩趕路的軍隊,露出畏懼的表情是最差的結果,同樣不能沒有任何情緒波動,表現出“慾望”再合適不過了。
同車的呂歡看上去則是有些懶洋洋。
不是作為繼承人來培養,自小就會被灌輸一些不能有額外野心的思想,甚至會被洗腦效忠家主。
這樣一來,能適應各種環境即可,有多餘的心思就顯得沒有必要了。
各個家族對子嗣其實都是採取類似的教育方式,不會用同一套教育模板來教導所有家族的男丁。
說白了就是一種分工模式,培養唯一繼承人,再擇優選個“備胎”來以防不測,其餘則是會教育成為“工具人”之類的角色。
那樣看著好像挺不公平和殘忍的?
然而,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其實才是最為明智的教育模式。
到了現代,西方的精英教育就是那麼一回事,有明確的定位,什麼階層接受什麼教育,以至於大多數西方的普通人會顯得無知到令人懵逼,又極易受到煽動。
並不是他們沒腦子才容易受到煽動,是平時接受教育時,教育模板進行無數次的暗示,搞成了一種能被動喚醒的潛意識。
聽著好像很魔幻是吧?
但是!
瞭解一下阿三,再去研究一下他們從西方照搬的教育,源於阿三制度帶來的放大性質,會知道並不是在口胡。
用土味的話來概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
這麼一套玩意,諸夏玩了幾千年之久,後來被拋棄或者說被明面禁絕了。(暗地裡嘛……,懂的都懂)
莫大恩德啊!
普通人可算也能有出頭之日。
雖說普通人還是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出頭,好過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打破階級壁壘吧!
陰氏的男丁經過呂武的努力造人達到七位。
只是,對於發展越來越好和地盤越來越大的陰氏,怎麼看數量都依然不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