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跟呂武的時間長,覺悟就是要高一些。
葛存又說:“若以農耕考慮,我家不缺勞力,有開掘水渠、安置水車等灌溉之利,何處不為豐饒之土。”
誇張了。
要是的了快沙漠作為地盤,難不成要跑去種西瓜?
“不妥,大大不妥!”宋彬真的無法理解,說道:“不言貧瘠與否,‘楊’地比鄰‘新田’,若出政爭,恐難身處事外”
宋彬瞪了一眼想再說話的葛存,看向呂武,問道:“主,我家北、西皆拓土,為何置身於泥沼?”
這話講得過於主觀。
一些事情是陰氏不想參與就能不參與的嗎?
不看看陰氏現在的地位和強度,一旦發生了一些什麼事,陰氏再不想參加也必定要被拖下水的。
宋彬的意思是,不過份靠近“新田”能有個緩衝,不會爆發什麼正治鬥爭立刻就進入到“決戰”階段。
他也是研究了晉國的歷史,才得出那樣的結論。
上溯到前幾代的領導班子,消失在歷史長河,又或是仍在苦苦掙扎的曾經卿位家族,封地越是靠近國都,麻煩必然會越多,滅亡的速度也更快。
相反是距離國都更遠的那些卿位家族,哪怕是一開始就被捲進鬥爭,會有更多的時間用來作為緩衝。
呂武不知道這個嗎?
躲避是決絕不了什麼問題的。
尤其是成為卿位家族之後,想要獨善其身就代表不能選邊站,也就少了很多可發展的選項。
看一看韓氏就知道了。
韓厥從來不參與各家的爭鬥,看似韓氏無比安全,也只是建立在別人不想搞韓氏為前提。
再來是,韓氏安全倒是安全了,不要說吃肉,喝湯都沒有韓氏的份。
魏氏的家族歷史長短跟韓氏差不多。
韓氏的幸運在於得到趙氏的鼎力扶持,比魏氏更早成為卿位家族,韓厥之前的幾代韓氏家主多少吃了點肉,有了韓氏的規模和實力。
韓厥繼承韓氏家主之前,他的父親韓穿就已經獲得卿位。
在韓穿為“卿”的時間段裡,韓氏家族實力得到了極大的增漲,只是又在卿大夫之間的爭鬥中損了實力。
晉國能夠成為卿位家族,哪怕家族實力本來平平,一般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得到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