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392章:來自北方的客人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2章:來自北方的客人們 (1 / 4)

現在的很多國家,或者直接說勢力,其實並沒有多麼嚴謹的管理結構。

拿周王室來做為例子。

有“王”,也就是周天子,往下是各個爵位的諸侯。

周天子分封了諸侯,管理的就是這一幫諸侯,無法去指使諸侯以下的“單位”。

也就是,君下之臣,非君之臣。

說白了就是,周天子管不到各諸侯再分封的封臣以及任命的官員。

像晉國有個一國之君,還有一套管理班子(八卿),再往下的管理體系就空缺了。

簡單的說就是,中央的權利只到各級貴族,再往下則是貴族行使一切權利。

擁有封地的貴族也能擁有自己的封臣。

而一國之君是無法去指揮貴族那些封臣的。

導致的管理體系就是,國君或許能夠為國家定製大體的發展方向,但是無法插手地方的行政管理。

這種管理體系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國中之國。

一旦頂層的管理者手中武力不足,威望又衰弱,必然會成為高高架起的招牌,講的話沒人再聽。

以為以上的管理體系就很差勁嗎?

並不!

許多的國家(勢力)管理體系更為簡陋。

像是一些頂著國家名份,實際上卻是部落聯盟的勢力,他們的最高領導者連下級“單位”找都找不到,更別提去進行指揮了。

代國就屬於上面那種現象。

一國之君過著遊牧的生活,沒有固定的棲息之地,下級“單位”都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國君彙報,怎麼可能形成有效的管理體系嘛。

所以,代國跟其它的遊牧民族僅有一個區別,他們至少有行政體系。

更多的遊牧民族,外人看來他們是一個集體,自家人卻壓根不當一回事。

比如不同區域的白狄和赤狄之類,諸夏認為他們是一個民族,他們卻不認為這個部落那個部落是自己人,平時碰上了不打起來就算是好事了,互相協調合作那是不可能的。

呂武已經察覺到諸夏的一個毛病。

諸夏喜歡將有相同習性的不同部落歸類成一個民族。

然而,那些傢伙壓根就沒有民族這個概念,更不知道國家為何物。

諸夏這樣搞,經常會逼得那些傢伙抱團,漸漸認同是同一個民族的事實,慢慢真的形成一個民族,再聯合成為一個龐然大物。

這種情況要不得!

所以,陰氏在向北探索時,遇到了一些部落,沒有傻乎乎地認為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絡,也必然不能形成什麼聯絡。

應該乾的事情是什麼呢?

那些部落哪怕沒有矛盾,陰氏也會幫他們製造矛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