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軍攻下“彭”城後交給了宋國。
沒人去過問魚氏的下場。
宋國也不會將怎麼處理魚氏的事情告知晉國君臣。
老大幫小弟收復失地,接下來又分為兩路南下,重新將“次睢”、“呂”、“幽丘”等地拿了回來。
呂武聽說宋國也有一塊地叫“呂”,是一點都沒有感到驚訝。
這麼個年頭,重名的地方多得去了。
實際上,楚令尹和公子喜退兵後,壓根就沒有留下軍隊駐守。
晉軍幫助宋國收復失地,只是搞了一場武裝遊行。
而得知楚國退兵,晉國君臣鬆了口氣的同時,心裡不免感到抑鬱。
智罃不止一次提到要搞事情來讓楚國變得疲軟。
他們急匆匆地南下,是幫宋國收復了失地,自身卻沒有得到物質上的收穫。
只是有付出而沒有收穫,怎麼能行呢!
不用再來幾次。
只要兩三次就行。
該是晉國被搞得疲軟不堪了。
某次內部會議上。
士匄眼冒兇光地提議道:“鄭無道,當伐之!”
小鄭將小宋摁在地上一頓爆錘,席捲了宋國的大半個西部,吃得滿嘴流油啊!
他們沒有忘記鄭國上一次膽敢主動侵犯晉國的“滑”地和“虛”地,哪能不想新仇舊怨一起算。
中行偃則是不斷地在騷擾呂武。
攻打“彭”城是由中行偃來主持,一雪因為攻擊“苦成”留下的無能名聲。
他有太多的話題想跟呂武探討,希望能夠增進互補。
呂武的注意力不在中行偃身上,時不時地應一聲,更多的注意力是在國君與其他“卿”的交流上面。
聽到要討伐鄭國?
呂武不知道該不該將聽到的一則訊息講出來。
那個訊息就是鄭君姬睔病重了。
呂武最終還是沒講出來,示意中行偃稍等,開口向國君請示道:“齊悖盟,臣請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