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熟悉啦!
就是不知道流程上面會有什麼區別。
智罃現在需要跟國君以及同僚商議的議題是,要不要專門營建一個什麼地方,作為即將召開的全國大會的地點。
就只是這一點,呂武能得出一個結論。
晉國沒搞過這麼大的場面,導致根本不知道會來多少貴族,懷疑現有的那個地點能不能容納得了。
沒人對智罃的問題有所回應。
智罃也不尷尬,將決定權拋到了國君手上。
而這位國君的偶像是齊恆公,時刻想著超越齊恆公“九合諸侯”的次數,提議像是在“清遠”那邊一樣,造個小型的盟誓臺。
這肯定是不行的啊!
他們之前不瞭解國君,以至於被搞了兩次突襲,哪能再創造機會讓國君增加威望呢?
提議被拒絕的國君先看向韓厥,沒得到韓厥的回應,再看向呂武。
韓厥估計已經決定將泥塑一當到底了?
而呂武壓根就沒在看國君,低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無法找到奧援的國君有點喪氣,問智罃,道:“元戎作何安排?”
智罃卻說:“如召集眾家,或可喚諸君聽成。”
“諸君”現在單純指列國的國君。
晉國的計劃中,明年有兩個規模比較大的軍事行動。
打秦國的那一路不需要列國參加。
南下的那一路肯定要喊上小弟。
國君有點懂智罃的意思了。
晉國沒了欒氏和郤氏,屬於欒氏和郤氏的地盤被瓜分,哪怕存在內部矛盾,只要所有“卿”的意志一致,壓服其餘的貴族根本沒有難度。
智罃掃視其餘的同僚,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大傢伙團結起來呀!
誰敢炸刺就弄誰。
就算是很假,也要搞出晉國大團結的一幕。
好好地給到來的各個諸侯國看到晉國雖然內亂了一場,卻是比以前更加團結,能發揮出超強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