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地的情況遠比“原”地要好很多。
智氏的軍隊從“溫”地撤離,得知土地歸屬陰氏所有,先前逃亡的郤氏眾人就回到自己的家鄉,心懷悲痛撫平戰爭帶來的破壞。
呂武選擇總督“溫”地的人是梁興。
原因跟選擇茅坪一樣。
作為一塊飛地,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才能,更多的是要能跟周邊的鄰居處好關係。
另外,“溫”地太過於靠近周天子的地盤。
雖說周天子現在已經成了招牌,手底下的一幫人卻是不甘寂寞。
有些投靠周天子的落魄公卿,他們的膽子非常大,甚至都敢跟作為晉國卿位家族的郤氏爭田。
輪到姬壽曼當政時期,郤氏就在周天子的公卿手裡吃過虧。
囂張跋扈如郤氏都那樣?
證明周王室的某些公卿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晉國現任的國君長居周王室地盤,對周王室那邊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呂武安排梁興作為“溫”地的軍政一把手,仰仗的是梁興的外交手段。
同理,主政的一把手是多面手,副手只能選擇更能幹實事的人來擔任。
這裡也就說明一件事情。
很能幹活,卻是不懂交際,肯定會吃虧的。
肯腳踏實地的做事,卻不懂表現自己,升遷速度真的快不了。
呂武來到“溫”地得到了迎接。
那些來迎接的人,是以郤氏的舊臣為首。
對於這點,呂武有喜有憂。
“原”地被破壞得太徹底,陰氏想要重新利用起來,比之從零開始的優勢只是有建設基礎。
原屬於郤氏的舊臣在智氏撤離後回到原處,一些逃亡的人也被勸了回來,固然是能讓“溫”地恢復一些生氣,卻留下了屬於郤氏的烙印。
對此,呂武實際上沒有感到太大擔憂。
他的奮鬥過程是朝陽東昇。
現如今不說如日中天,卻也是勃發時刻。
陰氏目前已經崛起,並且實際上接收了郤氏的大量人手。
郤氏作為一個家族已經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