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卿”先後告辭。
國君需要等智罃寫好文書送過來,再由他來進行必要的“認證”手續,會議上的任命才會下發。
他現在能用的人手幾乎沒有。
算得上是近臣的人選,有一塊從“單”地過來的原叔,再來就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楊幹,往下就是一幫公族了。
原叔就是單公姬朝的二兒子。
國君現在能大用特用的只有原叔。
想任用一母同袍親兄弟楊乾和一幫公族,需要找到合適的機會。
關於任命?
國君就是讓原叔親手送到那些人的手中。
得到任命的人該是怎麼樣的歡喜雀躍,國君需要等他們來謝恩才能看到了。
“下軍將可需回封邑?”國君忙完,才問了呂武這麼一句。
其實,呂武不用無時無刻守在國君邊上,大可以回去自己的那個“殿”辦公或摸魚。
國君對呂武一直在身旁,感到了很強的安全感。
他卻也明白一點,知道呂武恐怕是迫不及待想要回自家封地處理相關事宜的。
而呂武滿腦子鬱悶要怎麼管理“原”地和“溫”地。
那是兩塊飛地。
陰氏不像另外那些家族,呂武沒有什麼兄弟,更沒有叔伯親戚,是一棵獨苗。
他的那些兒子才多大?
最大的呂陽也才七歲,無法實際幫忙管理封地。
飛地啊?
他最好的選擇是讓某個兒子過去當招牌,封地的實際管理交給家臣。
哪些家臣合適呢?
關於這個,他需要好好地思量一番。
怕不怕封地被家臣管著管著不屬於老呂家?
以上的憂慮在當前的時代是不需要產生的。
一切只因為社會環境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