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貴族懵圈了。
他們真沒想到公子周能這麼剛,初見面就給所有人來一個下馬威。
公子周那句話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很好理解。
意思就是,別看他年紀小就容易糊弄。
如果只是純粹找個公子回來當招牌,那麼他絕對不願意。
他成了晉國的國君,需要得到來自貴族階層的尊重,有名份的同時,實際的權力也需要一點不少。
要是眾貴族無法接受,他才不樂意來頂先君姬壽曼的鍋,哪裡來就要回哪裡去。
這,來都來了。
現場不但有眾多的貴族,還有史官以及數萬士兵。
公子周要是在“單”地這麼宣告,信不信壓根就無法回到晉國?
關鍵是,他人已經來到“清遠”,又有那麼多的貴族前來迎接。
那些話講出來?
晉國的貴族拒絕或無視,等於是在向晉國的所有人以及各個諸侯國表態:沒錯!君主什麼的?有跟沒有都一個樣,俺們只是抬個招牌回來當擺設的。
這麼一搞,晉國貴族就將成為異端,要被燒死。
呂武倒是對姬周的舉動有些預料。
行軍途中,姬周沒有刻意邀請呂武進行過獨處。
兩個人,一個是要回去當君主,另一個則是擔任“閽衛”,哪怕獨處也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姬周真的不像是一個十三歲的大孩子,有著屬於成年人的成熟。
他多次試探呂武,會不會盡責保護。
呂武給出了很直接的表態,在其位必然盡其職。
一再確認這一點之後,姬周的一些謀劃也就能夠進行。
包括一見到國內的貴族,舉起棍子很直接地敲了一記。
現在,前來“清遠”迎接的貴族,有一個算一個都被打了悶棍,一時半會有些難以回過神來。
還是有點心理準備的智罃率先反應過來,行禮說道:“唯君是從!”
他從自己那個聰明兒子那邊事先得知姬周大體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想過不再接回姬周,一再猶豫還是將姬周接了回來。
裡面有非常複雜的原因,一時半會很難說清楚。
士匄跟[567中文 ]著行禮,重複了智罃的那句話。
隨後,之前呆住,或找人面面相覷的貴族,全部行禮,道:“唯君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