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回到“陰”地了。
這個是他在這邊度過的第三個年頭,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五年。(時值公元前577年)
現在的節日太少,過年的節日卻是存在的。
當然了,節日僅限於大貴族。
這個是因為年月的解釋權在巫師那邊,他們的責任就是讓人知道紀年。
早期的“巫”是怎麼樣,只能從一些隻言片語中去窺探。
現在“巫”這個職業依然神秘,地位方面則是已經降低很多。
他們的主業是占卜和治病,還擔負每年向貴族通報到了什麼月份的工作。
本來“巫”應該將到了什麼月份的事情告知所有貴族。
可能是小貴族很難拿出讓“巫”滿意的禮物,他們最先開始怠慢小貴族。
漸漸地,“巫”連中等貴族也開始怠慢。
導致的結果是,不但普通人不知道“時間”,連中小貴族也忘卻了日月。
老呂家是從去年才開始“過上年”,能過年的基礎是有“巫”來到老呂家,講清楚今夕是何月何日。
一開始的時候,呂武多方瞭解,一度還以為春秋沒年、月、日的計算公式,但並不是那麼回事。
漢武帝只是對“歷年”進行了改革。
在漢武帝之前有自己的一套紀年法(顓頊歷),他只是改為《太初曆》,並近一步摸清楚了什麼樣的季節的規律。
比如,哪個月份就要開始降溫了,到了幾月會有綿長的雨季。
摸清楚時節氣候的變幻對農耕民族的重要性,自是不用過多言語。
而這,是漢武帝除了在民族塑骨之外,給華夏帶來的另一個偉大貢獻。
呂武在接觸到“巫”之後,充分認識到了他們的貪婪。
招待過程一定要好好伺候不說,財物方面也要餵飽,要不下一年“巫”就不帶老呂家玩了。
現在“過年”是在每年的十月份,也就是有“春節”這個節日,只是用作於準備農耕事宜,過“春節”不等於“過年”。
所以了,“冬至”對現在的人來講才是“過年”。
呂武回到‘陰’地少不了召集家臣的這一道程式。
“陰”地的建設一直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
關於下水道的工程已經進入尾聲,再過上兩個月左右,新城就將開始建設城牆。
呂武沒想搞什麼磚頭城牆。
哪怕是磚頭的生產能跟得上,他也不想那麼招搖。
城牆依然會是夯土而建的模式,設定高度為七米,寬度為三米半,一樣不存在什麼城樓,城門卻是會設計千斤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