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在經過衛國和曹國時,感受到了身為大國貴族的甘美。
他進入魯國之後,卻是迎來了冷遇。
待遇那麼明顯,是個人都會有火氣。
別提前面還享受作為老大的快樂,沒多久卻被人強行從嘴巴里掏出蜜糖,塞進一口翔的這麼回事了。
只是吧,呂武不會因為惱怒而失去最基本的判斷。
魯國跟齊國某種程度上差不多,一樣在明面上對晉國無比恭順,又很喜歡偷偷摸摸給晉國惹麻煩。
齊國惹麻煩的方式要比魯國直接多了。
他們不就是時不時地欺負一下魯國,再去扒拉一下週邊的國家嘛!
而魯國被齊國欺負就哭著去找晉國,請求晉國務必主持公道啥的。
偏偏魯國又好像瞧不起晉國,一方面哭著求救命,另一方面總會在史書上噁心一把晉國。
所以,晉國高層並不喜歡魯國與齊國,只是出於正治上的考慮,很多時候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晉國拿魯國來制衡齊國,又何嘗不是拿齊國來制衡魯國?
就是有一點,魯國很像是爛泥,無論晉國怎麼鼎力支援,到後面魯國總是會玩砸了。
“朔,你可帶兵往‘蒙’而去,驅逐魯軍與齊軍,使之對峙不成。”呂武不想再繼續拖下去,需要給魯國和齊國壓力。
智朔一愣,說道:“由我率軍而往?”
呂武只是看著智朔,臉上有著玩味的笑容。
“武,你……”智朔搖著頭說:“可用之處,趨於極致。”
他是老智家的家主之位繼承人,帶兵去驅走魯軍和齊軍?
現在齊軍的指揮官晏弱在營地這邊。
晏弱要是在齊軍,還能選擇到底抵不抵抗。
沒有指揮官的齊軍,對上了氣勢洶洶而來的晉軍,必然是選擇退卻。
魯軍的指揮官孟孫蔑倒是在“蒙”。
恰恰因為孟孫蔑在。
呂武才更希望由智朔率軍過去。
講禮又依賴晉國保護的魯國,是絕對不敢跟智朔率領的晉軍起衝突的。
打不起來。
對峙的齊軍和魯軍雙雙撤軍是一件必然。
這樣做的話,呂武不但維護了作為霸主國的威嚴,也實際地將對魯國的不爽給發洩出來。
智朔則是有些不開心。
他就是來打醬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