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周儘管也有郤的字首,卻不是郤氏的族人。
他只是一名能夠帶兵的郤氏家臣罷了,還是郤至這位別出的溫氏家臣。
論起來,隔著一層都嫌多,何況還隔著兩層?
無非是別出之後的溫氏與苦成氏依然用郤氏的旗號在做事,才形成郤氏的統一。
郤周無法做主。
他只能派人去請示了。
而呂武也派人去稟告國君關於這裡的狀況。
某種程度來講,宮城這邊的局面形成了僵持。
“郤錡真是郤氏的天坑啊!”呂武覺得這一次郤氏絕對逃不過了。
哪怕國君沒有立即有所處置,後面也絕對不會放過郤氏。
其餘幾位“卿”以及眾大夫,見識到郤氏敢於調大軍入城,以前對郤氏有什麼看法不再重要,必然是會對破壞規則的郤氏產生強烈的敵意。
呂武想道:“如果郤氏現在奮力一擊,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對郤氏比較,又對國君和其餘貴族值得慶幸的是,郤氏沒那個決絕,選擇立即動手,相反正處在猶豫不決的境地。
今天的猶豫,就是郤氏明天的末日。
這一點,呂武從胥童身上找到了答案。
躲在女牆後面的胥童看上去無比興奮,一雙眼睛控制不住地亂轉悠,明顯是在構思什麼陰謀。
“陰武子?”胥童對呂武行了一禮,問道:“你以為君上該將如何?”
呂武想了想,說道:“君上或當前來檢閱,穩住郤氏,不致逼急郤氏。”
“在下亦是如此作法。”胥童說道。
這個是國君目前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要是真的將郤氏逼得太緊,導致郤氏攻擊宮城,誰都有可能會從中獲得利益,獨獨國君會是一個滿盤皆輸的下場。
一旦有國內貴族動用部隊攻打宮城,國君的威嚴必將盡喪,以後國君不會再有什麼權威性。
畢竟,作為一名首腦,哪怕手裡並沒有多少實權,保護殼沒被砸碎之前,其餘人總是會有所忌憚。
再來是,晉國的貴族或許有這樣那樣的想法,肯定有不少貴族到了該選擇的時候,還是會選擇站在國君一邊。
等於說,國君雖然手頭沒有自己的軍隊,實際上卻還是有擁護者的。
更有一批不希望晉國大亂,乃至於是分崩離裂的貴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