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當然不會集結大軍去攻打義渠。
報復,則是一定要報復的!
老呂家現在沒有大軍。
他治下,能夠算是“徒”的兵源堪堪四千人,還是憋了七年給憋出來的;“羨”的數量不太好說,能集結的數量在九千到一萬二之間。
一開始的基本盤就那樣,前期想要迅猛發展,真迅猛不到哪去。
以呂武出征歸來劃出一個時間線。
給他三年的時間,“徒”的數量怎麼都能翻一倍,也就是達到八千名“徒”,將“羨”的數量增加到兩萬五千到三萬的數值。
這個是人口基礎不同帶來的變化。
只不過,武士的數量膨脹過快,老呂家的武力是上來了,經濟收益以及可用勞動力卻會減少。
畢竟,“徒”交的不是稅,他們納的是賦。
而“羨”就屬於亦兵亦農的類別了。
想要達到三年內將“徒”增加到八千,老呂家起碼需要再添四萬到五萬的人口。
這些增添的人口是算在呂武可收稅範圍,絕對不算武士自家擁有的奴隸。
三年再多新增四五萬人?
一年也就一萬多的增加量。
跟短短用四年時間激增十三萬人是不一樣的。
“主欲調北疆巡弋之旅?”宋彬不太贊成這個。
老呂家一直在對北疆的遊牧部落進行持續的打擊,乾的就是攻打其部落,擄掠其人口與物資的事。
兩年的時間而已,大河東岸的赤狄都快消失了。
那些赤狄不是被殺就是被抓,剩下的則向其餘地方逃竄。
直接讓老呂家的勢力範圍向北擴充套件了兩百里。
這只是勢力範圍,跟有效的佔領與利用是兩碼子事。
要是沒有狐氏擋著,老呂家稍微向東邊拐,越過呂梁山都直接是一片盆地了。(既是太原)
那塊盆地目前是狄人與戎人佔著,還不屬於中原列國所有。
呂武知道呂梁山的東面是哪,更知道是一塊什麼樣的地方,有餘力肯定會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