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呂家也就是有糧食不足恐懼症,另外就是呂武篤定自己的功勞無法被抹掉,才會將關注重點放在楚軍遺棄的糧食上面。
士燮被呂武這麼一整,都有點忘記自己是過來要幹麼的了。
那是三十萬石糧食。
由中軍與上軍共同繳獲。
參與的家族眾多。
晉人的主食並不是稻米。
種種因素相加起來? 處理那批糧食會是最後的事情。
一般會進行分配? 能帶走多少就帶多少,剩下的焚燬了事。
另外? 楚軍遺棄的不止是三十萬石? 後續又發現了不少儲糧地,正確的數量是在五十萬石上下。
其實? 五十萬石這個資料才算合理,維持二十萬大軍半個月所需的軍糧是關鍵? 要不楚軍隨時都有因為缺糧而譁變的危險。
士燮糾結了半天? 只是跟呂武隨意地聊了聊,隱晦地提醒不要參與到內部傾軋之中,人就走了。
呂武當然聽出了士燮的提醒。
楚國這個大敵戰敗?
依照晉國的老傳統,接下來又到了內部鬥爭的時間。
呂武才不樂意摻和到欒氏與郤氏的爭鬥之中? 決定這一次回去後? 苟在西北疆,發展自己的封地,盤算著怎麼向北邊繼續擴張。
得到出擊任務的新軍和下軍,新軍最先回來,相隔四天之後下軍也歸師。
他們帶回了大量的俘虜。
沒有例外的是? 剛剛帶回俘虜,進入營地就被國君派人接管。
郤至本來不樂意。
郤錡出面進行了勸解。
而韓厥是個老好人嘛? 繼續一副誰想怎麼樣,俺已經躺好的態度。
確認“鄢陵之戰”就是己方獲得最終勝利? 晉軍上下一致放鬆下來。
眾貴族以為國君那麼著急收納戰利品,也會很快做出功勳評定? 再將屬於眾人的戰利品下發。
然而? 他們卻是得到了國君下令拔營向北的指示。
這是什麼情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