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其實就是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大月的三十,小月的二十九。
因為現在並不是《太初曆》的關係,一些日子跟《顓頊歷》是不一樣的。
在《顓頊歷》的晦日中,存在相當多的忌諱,其中就包括不適合用兵。
楚共王熊審眯著眼睛看過去,一臉“你是在教我做事”的表情。
小聲嗶嗶的那人立刻跪地瑟瑟發抖。
幸好他的是幹“巫”這個職業。
各國的“巫”社會地位都很超然,有著各自的擁護者,也掌握著某些話語權和解釋權。
在楚國,“巫”的地位遠比在晉國要好。
楚共王熊審心裡無比惱火,卻是說不出“拉下去砍了”的話。
子反低聲說道:“恰是晦日,晉人必不可料。”
一群貴族開始拍楚共王熊審的馬屁。
那個“巫”選擇禁聲。
他可是知道楚共王熊審是個狠角色,還是別多嗶嗶了。
要不,哪天失蹤了可咋整?
伯州犁說道:“兩國還未宣戰。”
一眾楚國高層愣了愣神。
楚共王讚歎道:“幸有大宰提醒,使寡人未失道義。”
現在是個講“禮”的時代。
楚國未必對每一個國家都講禮,甚至更多的時候是蠻不講“禮”,對晉國卻不能那樣的。
在很多時候,楚國跟晉國對上,甚至表現得比晉國還更尊“禮”一些。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誰讓楚國與晉國的爭鋒是敗多勝少呢!
作為一再戰敗的那一方,天然在心裡就更沒底氣,理所當然是要遷就強者更多一些。
令伊子重一拍額頭,說道:“臣當派人告知欒書。”
官職是司馬的子反一直跟子重不對付,想要開口嘲諷幾句,想了想還是按耐下來。
沒錯!
楚國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子反和子重是對頭。
兩人各自還有一些擁護者。
他們的鬥爭不比晉國那邊少,甚至還更血腥一些,動輒就是給對頭栽贓,才會讓楚國頻頻爆發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