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是一個大爭之世,諸夏取名又特別有講究。
哪一家都希望能出個猛人,帶著家族走向輝煌。
現在有沒有人將“文”取作自己的名?
事實上,不是不能取,只是取“文”為名的人沒幾個。
相反是在一些諡號上面,能追求得個“文”字,比“武”的諡號更吃香。
四十來歲手臂又長的楚國貴族稍微愣了一下,目光變得無比銳利。
呂武向子重行禮,只是沒有出聲。
子重顯然沒有打算放過呂武,問道:“陰武為何而來?”
這一下呂武不能再沉默,說道:“在下此來乃是認人。”
養由基用很有意思的目光看向呂武。
子重像是沒聽明白,說道:“為何?”
呂武笑著說:“鄭國背盟,寡君率將士南下懲戒,不料楚國背棄弭兵之盟,舉大兵北上。戰事無可避免,在下聞養叔大名久矣,特來事先一見。”
“叔”是養由基的字。
在這個場合用“字”來稱呼,呂武算是甘當後輩。
只不過,沒什麼好丟臉的地方。
畢竟,養由基的威名早就傳遍“世界”,任何一個諸侯國都服氣,自認後輩或許還抬舉了。
當然了,這個自認後輩,其實也是一種發起挑戰的意思。
這麼一搞,有人就不開心了。
潘黨虎目一瞪,悶聲悶氣地說:“且先勝我!”
他對輸給養由基是萬般服氣,只是同樣作為一名神射手,日日夜夜想的就是超越養由基。
現在晉國自己吹噓的猛士,沒有直接說要挑戰養由基,意思卻是那麼一個意思,潘黨當然不能忍。
呂武裝作不知情,好奇問道:“足下是?”
這個舉動將潘黨氣了個夠嗆。
他是天下第二沒錯,關鍵是射箭準頭上並不比養由基差,差的只是射出箭矢的穿透力沒有養由基那麼強。
有個故事,講的就是養由基和潘黨。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養由基看到潘黨連射三箭,箭箭都射中前面箭牌的紅心,很不服氣,就想與潘黨一比高低。
於是,他們站在百步之外,若誰能夠射中,就算誰本領高強。
結果當然是兩個人都射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