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牆搭上了城頭,魏氏士兵源源不斷地殺上去。
城內的第二道護牆之上,雙方展開了血腥的拼殺,每分每秒都有人鮮血狂飆,每時每刻都有人倒下成為一具屍體。
更多的則是受傷,無法再繼續參與接下來的作戰。
子羽發現守不住,再一次很是審時度勢地撤退了。
只是,他第二次撤退未能帶走太多的兵力。
鄭人對那麼快失守都有點習慣了,很多隻是象徵性地抵抗一下,丟掉武器進行投降。
魏相汲取了上一次的教訓,發現敵軍指揮官撤離,派出部隊死死地咬住。
跟上去的魏氏士兵一度殺進第三道護牆裡面,卻是被鄭人玩命地反撲,給打了出來。
子羽現在已經開始懷疑人生。
他覺得自己也沒做錯什麼,一定是晉軍太能打的關係。
“連楚國都一再輸給晉國,秦國更是一戰差點亡國,我已經盡力了。”他這麼安慰自己。
僅是一天而已,鄭國花了大力氣打造的“新鄭”防線,不到一個上午的時間就被攻破了兩層。
戰局的發展讓鄭君姬睔勃然大怒。
他上一刻還在聽子羽派來的家臣信誓旦旦保證會守住第二道防線,甚至要給攻城的晉軍沉痛的教訓。
才過去多久?
估計連半個時辰都不到的時間。
然後,第二道防線特麼失守了!
感覺到自己被愚弄的鄭君姬睔多少還有一些理智。
他撤掉了子羽的職務,卻是沒有抓捕起來。
話說,子羽只是被撤銷職務,沒有被殺,更沒有被抓,真的是相當幸運了。
沒人敢為子羽說好話。
鄭國的高層不但懵了,並且是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他們對一天不到就陷落了兩道防線,感到極度不可思議的同時,對己方軍隊的戰鬥力出現懷疑,覺得晉軍遠比自己料想中更能打。
由於現在是個還講“禮”的時代。
新接手防禦城防的鄭國大夫侯晉,派出自己的家臣向城下問話,就想知道攻打“新鄭”的是晉國的哪位貴族。
魏氏士兵回答是魏相。
侯晉一聽是來自魏氏,對旁人說道:“早聞魏氏仗兵甲之利橫行列國,果真聞名不如見面。”
老魏家在甲冑和兵器的生意上做得極大,不但會賣給本國的貴族,列國也會去採購。
晉國是當世的中原霸主,各國其實非常在乎晉國內部的變動。
侯晉是個有抱負的人,沒少關注晉國的動向,自然也會關注楚國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