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的總人口大約是七八十萬的樣子,跟鄭國沒多少差距。
楚共王在楚國進行了徵召,又帶上鄭國、陳國和蔡國,合起來三十餘萬。
別管那三十多萬人到底有多少能打,又有多少是湊數的。
三十多萬,差不多就是宋國總人口的一半了!
宋國要是不怕,才怪。
晉國的國君和眾“卿”知道楚共王帶來三十多萬人,其實也懵了。
士燮不顧對宋國有保護的責任,提議暫避鋒芒,算起來是打算捨棄自家的臉面,要顧全整個晉國。
所以,他真的是一名厚道人。
國君一臉迷糊地看向欒書,問道:“元帥意下如何?”
欒書沉吟了一下,並且接下來還是繼續沉吟,沒打算太快表態。
這一次晉國又是四個軍團齊出,中軍和下軍是滿編狀態,上軍和新軍則沒有。
郤氏只調來五個“師”計程車兵,分到上軍兩個“師”,新軍三個“師”。
上軍的中行偃調來兩個“師”,再加上郤氏的兩個“師”,也就四個“師”。
晉軍一個滿編“軍”計程車兵為三萬七千五百人,一個滿編“師”是七千五百人。
幾位“卿”麾下的兵力攏共十七個“師”,排個戰鬥力高低的話,實際上能打硬仗的“師”不會超過七個。
公族撐死了就一個半“師”,並且晉國賞賜攻打許國都城“夷”,已經被人看透,壓根就不堪大用。
剩下的一些沒被編入各軍團的貴族,合起來大約是三個“師”的樣子,只是太過於零散了一些。
用最多六七萬真正的戰兵去跟楚國血拼,是不是有點託大?
心裡有筆賬計程車燮看了欒書一小會,視線轉向其餘的“卿”,希望能夠獲得支援。
老范家覺得自己挺倒黴。
去年因為衛國的事情,老范家的信譽度幾近破產。
宋國會搞那麼一出,其餘人怎麼想,士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他認為正是因為老范家在衛國那邊失了信用,才導致宋國害怕晉國不支援。
這就很難受,也惱火了。
士燮覺得還沒到跟楚國硬剛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