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來了!
這一次,他再次展現出了自己的不靠譜。
晉國的是個軍團是在秋季中旬抵達宋國的商丘地界,等待了將近兩個月才將國君給等了過來。
也就是說,季節很快就將進入冬季。
一般情況下,入冬之初的北方就會開始降雪,南方的降雪區會推遲一個月左右。
問題是,哪怕延後了一個月,會盟地點“鍾離”終究還是會下雪的。
這麼一搞,很多貴族需要派隊伍回去自己的封地,武士的隨扈將從家裡帶上冬衣,再次踏上前來“鍾離”的道路。
要是回去的隊伍無法在下雪之前抵達,事先沒有攜帶冬衣的那些貴族應該不在受凍範圍內,他們的武士和輔兵就要挨凍了。
什麼年代,挨餓受凍的肯定不會是上層人物,倒黴的會是底層。
呂武在來時就讓武士準備好足夠的冬衣,自己也攜帶了一批,還包括了足夠數量的油脂。
話說,帶油脂是個什麼操作?
可以作為燃燒物,也能塗抹在曝露空氣中的面板上,能防止出現凍傷。
另外,老呂家大肆使用鐵器,油脂也能作為防鏽的一種物資。
臨近冬季時,氣候已經開始在轉冷。
冰冷的天氣中,穿一身金屬甲並不會有好的體驗。
當然了,天氣熱再穿戴甲冑會更受罪,跟被關在蒸籠裡不會有太大的區別。
寒冷兮兮之下,來自老呂家的三千士兵安靜站著。
士燮、郤錡、中行偃、韓厥、智罃、郤犨和郤至這些“卿”,他們站在宋君子成的後方。
每一個“卿”都是全副武裝的打扮,背後還有一張紅色披風,脖子上少不了動物皮毛的圍脖。
幾位“卿”正在聊鄭國又被楚國教訓的事情,能看出有些幸災樂禍。
站在晉國那些“卿”後順位的是來自幾個列國的執政。
宋國的右師元華頻頻打量呂武,眼眸裡有著太多的好奇。
其實,得知那三千身穿鐵甲計程車兵都是來自老呂家,貴族有一個算一個都對呂武產生了十足的好奇心。
要說之前使用鐵甲是很丟分的行為,呂武都帶身穿鐵甲的部隊參加了幾次大戰,現在更是大肆裝備,眾貴族就必須好好思考變革的時代是不是已經來臨。
他們能肯定是冶鐵方面出現了新技術,並且有了防鏽的手段,要不呂武毛病了才會大肆列裝鐵質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