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啦!
呂武來到春秋時代足足六年才將家族稍微發展起來,自我覺得在穿越大軍一員當中,已經算是非常廢材的一個了。
許多的同行,用一個月的時間來招兵買馬,三個月就能佔領一大片地盤,一年內平推全國,三年之間完成對全球的佔領。
就問,怕不怕!
話說,那些同行是先將內燃機造出來,再發明汽車、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嗎?
還是軍隊壓根不用行軍,直接來個瞬移?
另外,他們所在的世界一定不需要吃食物,依靠的是光合作用,打仗也全靠赤手空拳。
呂武看著站隊成列的甲士,內心其實有點小激動。
如果沒有流水線生產模式,由一名匠人來純手動製作,哪怕是環片甲和胸甲,一套甲冑的製作工時其實也要將近一個半月。
使用分工合作的流水線工作模式,一套的製作工時被減少到十三天。
後面,老呂家投入了水利鍛造錘裝置,又研製出了很多鑄造模具,再一次大大減少了工時,五天的時間就能將一套甲冑製作完成。
而這個還是呂武取消了護肩、護臂……等等的皮革配件,一律採用金屬配套。
所以了,老呂家計程車兵現在看上去充滿了金屬感。
現在人哪裡見識過金屬洪流?
即便不是鋼鐵戰車,三千名身穿鐵甲的甲士那麼一站,能帶來的震撼感依然十足!
主軀幹的甲冑,目前比較耗費工時的是在契合皮革上面。
也就是說,鐵片內部是有皮革層次,並不是直接貼緊衣服或面板。
為了讓製作變得更加簡單,呂武搞出了鑽孔裝置,又參與了改良,採用的是釘裝製作步驟。
因為是釘裝的關係,能夠看到甲冑的鐵片上某些位置存在一些小圓形的金屬銅片。
之所以是銅片,主要是銅遠比鐵軟,一定溫度下再施以強壓,更加容易壓扁。
郤周看到了五百重步兵,免不了頓足觀看。
依照他的理解,五百重步兵才是真正的甲士,還是十分精銳的一批。
這些來自老呂家的重步兵,他們一手扛著高一米六、寬八十厘米的大盾,另一隻手持著長度約兩米五的短矛,腰間懸掛一柄寬面劍。
郤周總覺得好像在哪看過類似的兵種,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
其餘像是戰戈兵和長矛兵,算是比較常見的兵種,只是再配上一身的金屬甲,看著更有防護力一些。
除了近戰兵種之外,還有八百的遠端攻擊兵種。
只是,他們手裡的傢伙並不是弓箭,是呂武親自“發明”出來的十字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