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大領主> 第160章:來啊,弒君幹不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0章:來啊,弒君幹不幹? (1 / 4)

大軍真的解散了!

這樣一來,晉國不但一時間不會去鄭國,馳援衛國的事情也要延後。

晉國貴族在乎的並不是要不要去救援誰,他們眼巴巴地等著軍功評定和戰利品劃分。

老牌投降國鄭國已經再次屈服於楚國,晉國完全不用考慮要不要前往支援。

衛國則是依然選擇服務於晉國,他們正在遭遇入侵,晉國要是無動於衷會令列國心寒。

只是晉國四“軍”已經全部解散,一點都沒有要出兵前去支援衛國的跡象。

衛國的執政孫林父就在新田。

他有參加“麻隧之戰”,不知道有沒有立下些什麼功勞?

楚國攻打衛國,是攻打的力度太小,還是個什麼情況?

作為執政的孫林父一點著急都看不到,甚至連衛國軍隊也被留在了異國。

晉國的態度更是令人詫異。

小弟正在被痛毆,老大隻是口頭表示表示,沒有做出實際的行動。

正在眼巴巴等著功勞被確認的晉國貴族,大多數根本不在乎外部發生了什麼事。

應該對衛國局勢負責的範氏,他們從衛國獲得了不知道多少好處,同樣沒有看見在採取什麼行動。

極少數重視國際口碑的晉國貴族有所建言,只是石沉大海沒點回應。

“衛君與衛執政矛盾重重,難有共識。”魏相放下了酒盞,為呂武解惑,說道:“此次我國並非無動於衷,乃是衛國執政阻攔。”

啊?

國家的執政阻止了晉國派出軍隊救援?

這是什麼個操作!

難怪元帥欒書都已經表示會支援,後來卻是沒有付之行動。

外面有個版本側面證明了魏相的訊息靈通。

坊間傳聞是衛君衛臧鬧著要驅逐孫林父,導致晉國表態支援後卻沒有實際行動。

晉國的幾個卿位家族,每一個“卿”實際上都有擔負外交工作。

現在並沒有外交部,自然也就沒有正兒八經的外交官。

怎麼去與各國進行交流呢?

列國一般是執政總掌。

晉國這邊卻被各個卿位家族瓜分。

簡單的說,晉國的哪位“卿”負責哪個國家,他們就能從那個國家得到好處。

相應的責任是這些“卿”要擔負調動那些國家參與晉國對外征戰,調節這個國家與晉國的關係。

衛國是範氏的交際圈,而衛國負責跟範氏溝通的人是孫林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