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人就能不講“禮”,晉人不能這麼幹?
很是有點楚王委屈巴巴吼嗓子“我蠻夷也”的意思在內。
只是成差好像也說得沒錯的樣子?
秦國之前一直在跟西戎揪扯不清,才剛踏入一流國家不久。
發起挑戰者不用去遵守舊有規則,他們本身就是要破壞固有秩序,創造一個新的又對自己有利的規則出來。
晉國好歹是個超一流的國家,還進行了稱霸,是好些個諸侯國的老大。
奉行“尊王攘夷”國策的晉國,又是一個霸主國,無論是面子工程還是出於什麼需要,確確實實不能去破壞舊有規則,相反要竭盡所能地去保衛。
哪有既得利益者,去破壞保證自家利益規的事?
呂武贊同道:“你說得對。”
成差當然覺得自己很對。
應該是欒書認為難以保證晉國的霸主地位,無法堂堂正正擊敗秦國,又或是堂堂正正擊敗的代價太大?
現在的情況是,晉國不想在南邊跟楚國死磕的同時,面對秦國與狄人頻頻侵犯與襲擾,被兩面夾擊之下呈現出疲於應對的態勢。
晉國已經跟楚國完成弭兵會盟,等於長久以來的國策已經變更。
成功與楚國達成休戰協議之後,晉國連喘息都沒有,出動了中軍、上軍、下軍和新軍立刻對秦國發動懲戒之戰。
但凡有點腦子,肯定看出是想解除來自秦國的威脅,好能專心跟楚國繼續死磕。
呂武在跟成差聊著的時候,郤至的家臣“博”來了。
“陰武子。”博行禮,沒講其它問話,直接說道:“南面有秦軍來,代我主詢問,如何應對?”
成差聽得一愣,用驚奇地目光打量起了呂武。
世人總覺得勇猛的人只是莽,一般腦子裡長的是肌肉,不是腦漿。
成差很訝異地想道:“這個猛將不止是猛,還有腦子?”
呂武問道:“敵軍數量?”
博將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
呂武說道:“軍將與軍佐乃是宿將,豈會不知該迎面對攻,分出兵力左右包剿。何至於來問我呢?”
博讚歎地說:“確實。”
不因為立下大功而驕橫,懂得給上位者留點面子。
小夥子很不錯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