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膽氣的秦兵,有些咬牙發起反衝鋒,更多的則是扭身就跑。
判斷情勢已經佔憂的呂武,他沒有繼續向城內殺,來到城牆上。
已經有士兵破壞秦軍的旗幟,插上了屬於晉軍的旗幟。
當晉軍的旗幟被插在城頭,城外沒有發起進攻的晉兵,還有來自列國計程車兵,他們看到後立刻發出歡呼聲。
“如此之速?”郤周沒有親眼看到,聽到西邊傳出震天的歡呼聲,有腦子能進行判斷。他看著郤氏士兵還在跟城牆上的秦兵僵持,咬牙吼道:“一刻鐘未佔領,斬‘卒’長!”
自然會有人去將郤周的命令傳達給前方的“卒”長。
而這些“卒”長不想死,他們自己需要拼命的同時,還會加強對麾下士兵的管束,少不得威脅自己被斬之前要先殺某某誰。
高壓的命令之下,郤氏的攻擊部隊也開始拼命了。
作為看客的其餘軍團,上到晉國元帥欒書,下至小國計程車兵,他們只是在談論一件事情。
“陰”那個地方並不出名,以前也沒有出現過名傳列國的貴族。
好些人第一次聽到“陰氏”,還是去年晉君跟秦君在“交剛”會盟之後。
他們聽到的訊息是,“陰”地的新領主被秦國針對,雙方在晉君和秦君,以及列國使者的見證下,進行了非常公平的致師。
春秋時期發生致師很平常,一般就是有勇猛名聲的貴族,出去在萬眾的注視下展開公平的決鬥。
“陰”地新領主之所以會出名,是陰武子單憑一己之力屠戮了數十秦軍甲士。
這年頭,勇猛的人不少,能夠單憑一己之力就幹掉數十人肯定有,但陰武子殺的是甲士。
另外,根據親眼見證那些人的說法,陰武子殺起人來很恐怖,幾乎沒有留下全屍。
讓陰武子名傳各個諸侯國是另外一件事情。
晉君前往宋國跟楚君(楚共王)會盟,姬壽曼當著很多國家國君和使者的面,提到晉國出了一名力可拔山的絕世猛將。
當時的場合很正式,肯定會有史官在場。
再來是國君的數量多,列國的將領也不少,他們只當晉國的國君是在吹噓,壓根不信也就當成一個笑話。
正經的事情未必會有人三天兩頭提到。
晉國稱霸已經有一段時間,眼見有衰弱的跡象,好些國家還是很願意調侃正在衰弱的晉國。
什麼時候晉國出現了一名猛將,還特麼能力可拔山,少不了被酸溜溜的列國人士當成笑話,時不時再拿出來嘲諷一番。
今天!
在周王室“卿”,列國國君,一些使者,還有數萬將士的注視下,發生了很不可思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