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輪換,轉眼間來到了冰雪融化的時節。
冰雪融化時,天氣進入到了多雨的階段。
站在高處看向“交剛”所在的方向,能看到除了“交剛”這座城池之外,曠野上多了一片建築物整齊的營地。
這一座營地裡面有著一排排木舍,數量之多超過數千。
另有比木舍更大的建築物,它們分佈在營區的各個方位,有大批計程車兵正在排隊進入。
像是廠房之類的建築物,有些是食堂,有的則是倉庫,更多是安置牲畜的農舍。
排隊計程車兵,他們手裡拿著自己的用餐用具,走到一個食檔前方,交出竹牌並領取屬於自己的食物,再去長椅坐下,將餐具往長桌上一放,悶頭開始吃起來。
在春秋時代,各家都是吃各家的食物。
也就是因為作戰屬於納賦的行為,國家是不提供糧秣,他們需要自行攜帶。
往常的時候,他們也就是將自己的食物交給伺候自己的輔兵,再讓輔兵去煮,煮完拿過來隨便找個地方吃就是了。
現在他們依然是吃自己帶來的食物,只不過是早早將食材交出去,再經過專業庖丁烹飪,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
所以了,以前吃飯只需要輔兵拿過來,他們現在卻要帶上一根寫有編號的竹牌。
這個編號就是對應哪一份食物,避免給拿錯了。
竹牌從零開始寫,用的是壹、貳、叄、肆、伍、陸……等大寫,數字會增加到多大,就看有多少戰兵。
“此法甚妙啊!”智罃彷彿被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興奮地說:“如此一來,有戰兵多寡,存續戰力幾許,一目瞭然。”
這個是必然的事情。
有竹牌才能領取屬於自己的食物。
那麼有多少編號就是有多少人。
其實,輔兵也有自己的竹牌,只不過他們不再專門的食堂吃飯。
這個是一種規矩。
等於說,什麼樣的身份地位就有多高的待遇,一切都被明擺著。
“武若無勇力,厥以為可任多職。”韓厥其實非常感慨,說道:“便是冰雪融化,初春細雨連綿,營中道路依然通暢。”
他們已經不止一次統兵出征作戰,算起來這次駐營最為舒坦。
這個舒坦是建立在想完成什麼,只需要對呂武下達命令,事情就會被辦得妥妥當當。
呂武當然知道冰雪融化和下雨會對地面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說白了就是泥土的水份太多,導致會變得無比鬆軟,踐踏之後就會變成泥濘地。
他命輔兵伐來足夠多的木頭,砍成了一致的長度,編成木排再鋪到主要交通路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