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智罃又要跑一趟會盟臺。
國君比較糾結,選擇讓胥童去找韓厥探一探底。
胥童帶回了韓厥的答覆:晉人從不畏戰。
一直在等待的呂武,他可算是得到了命令。
這一次,雙方將各自出動一個“卒”,就在兩軍陣前,來一場眾目睽睽下的交戰。
韓起過來,上了戰車便問:“武,可要點兵?”
秦軍是有備而來,必然會派出最為能打的貴族,士兵也必定是精銳。
會盟期間的較量,輸贏不簡單是出戰貴族的事,還關乎到臉面問題。
韓厥允許呂武調整自己計程車兵,示意看中了誰計程車兵都能臨時抽調。
呂武卻說道:“非我之兵,調不及也。”
老呂家的武士可能不是精銳,但至少是指揮習慣了,並且他們也會嚴格聽從呂武的指揮。
其他友軍再能打,沒默契,又不能保證聽話,又怎麼樣。
再則,呂武就不信了,秦軍那邊的裝備,還能有自己帶來的好?
秦軍那邊已經有部隊在脫離本陣,四輛戰車並駕齊驅,後面跟隨一百名士兵。
戰車上的秦軍,看上去高大雄壯,都穿著比較完備的戰甲。
再看徒步跟隨計程車兵,一個個也是身材高大和看上去很強壯,尤其是每一個都至少身穿一身不錯青銅甲。
呂武將出戰士兵的武器換了一遍,由青銅武器改為鐵質兵器,一些士兵帶上包有銅皮的大盾,又讓士兵互相檢查甲冑。
他還讓霍遷帶著自己御手和戎右,登上其中的一輛戰車。
秦軍那邊看晉軍還不出去,已經開始在鼓譟。
呂武卻是依然不緊不緩,等待全部做好準備,帶著離開本陣不到五十步遠停下。
另一邊的秦軍,看到出來一群金屬怪獸先是一陣愕然,隨後看清楚是鐵甲,爆發出了嘲笑聲。
呂武以及出戰眾人,他們根本不理會嘲笑聲。
笑唄!
看看等一下,還笑不笑得出來。
戰車上的人下來,呂武帶著出戰的將士,開始進行戰前的禱告。
他帶著出戰眾人在祈禱時,家臣梁興徒步而出。
梁興用著大嗓門,邊走邊吟唱一般地喊著些什麼。
大意上就是,出戰就要知道生死有命,將命運交給手中的兵器,哪能因為被殺而產生怨恨。
來自“陰”地的武,因為秦國大夫史顆在軍帳侮辱晉國,奉命與之決鬥,解脫了一心尋死的史顆。
他很榮幸能夠被秦國惦記上,必將為神明與祖先、在場兩軍將士,獻上一場精彩的搏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