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
戰車的御手驅使拉車的馬踏蹄而行,排成佇列計程車兵跟在戰車後面邁步。
一“卒”又一個“卒”地成為一個縱隊,由戰車在前面打頭,後面跟隨著符合數量的步兵,像一條長龍那般向西行進。
呂武站在戰車上張望曠野,沒發現有斥候遊弋的身影。
他當然不會懷疑一軍主將的軍事能力,只是多少會納悶韓厥怎麼那麼相信秦人的操守,不怕沒派出斥候遭遇突襲。
作為軍團主將的韓厥其實不是相信秦人的操守,他是對晉國有足夠的信心。
一旦秦君帶兵來會盟,卻是搞出了偷襲這種事情,晉國上下必然暴怒。
到時候就算秦軍幹掉了包括國君在內的下軍所有人,也只是讓晉國進入到與秦國不死不休的局面,沒打到一方滅國,戰事不可能停止。
晉國雖然從霸主國的寶座掉下來,卻沒任何一國敢於小覷晉國。
所以,韓厥並不是盲目自信,是堅信秦國不敢自取滅亡。
習慣了鋼鐵叢林的城市,來到舉目四望都是原始風景的地方,感受方面會很舒適。
呂武對這樣的景色,一開始會覺得舒服,時間久了又開始懷念生活在鋼鐵叢林的城市裡。
一路上,他要說有什麼享受的地方,是聽著三四萬士兵如一人的踏步聲。
他對晉軍的素質感到無比驚奇。
首先,各個家族都是玩自己的。他們真的沒有集合訓練過行軍,卻總是能夠走出整齊的踏步聲。
要知道哪怕是現代專門用來當門面標杆的隊伍,想要走出統一的踏步,都需要經過很嚴格並長久的訓練。
晉軍到底是怎麼弄的?默契竟然能這麼好!
說白了,呂武要是自小在這個年代的晉國長大,又是一名有權力的貴族,會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看看那些行軍計程車兵,每一位的臉上都帶著驕傲。
再看他們約束自己跟緊同伴的步伐,是屬於晉人的死板,又何嘗不是身為霸主國戰士,帶來的榮譽感使然?
一天的行軍,夜幕即將來臨時,部隊進行了暫駐。
翌日,吃完朝食過後,部隊繼續行軍。
大約是日正當空的時分,下軍來到了新軍營盤附近。
更遠的地方,一個看上去佔地面積頗大的軍營,無疑問就是秦軍的營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