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晉國只有“卿”才有獨立的統軍作戰資格。
非正常情況,比如戰場的態勢需要,又或是哪個地方要用兵卻不用出動一個軍,其餘的貴族才有獨立統兵作戰的機會。
很久以前,作為一旅旅帥的下大夫還有獨立統兵征討列國的機會。
隨著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即便是一師的“帥(中大夫或上大夫)”都很難再獲得獨立統兵出戰的機會。
晉國現在的戰爭一般出動就是一整個軍,統率軍隊也自然會是卿。
所以,卿不出動就不是個正常情況。
以家族單獨出兵的形式,也就是像魏氏這次那樣?
除非是敵國入侵到晉國境內,不然是見不到了。
抵禦敵國入侵的話,造成什麼破壞,損失的都是自己,但也不是沒有收穫渠道。
要是能夠全殲敵軍,自然能夠有一大批的戰俘和物資作為戰利品。
比較關鍵的是華夏列國交戰講禮儀,覺得要輸了能夠投降,能不能獲得點什麼,靠的就是談判了。
呂武回到領地,第一時間去拜見老祖母。
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
老祖母看呂武沒缺胳膊少腿地回來,隨便地聊一聊,不會去講出徵的事,更不會過問收穫,讓呂武去召集家臣履行家主責任,結束了這一次見面。
呂武其實很想見一見自己的幾位夫人,走到大堂也看到了。
她們早就準備好了迎接的儀式。
這是一種古老的禮儀。
幾位夫人看到呂武就跪拜下去,口呼“武運長久”,再說其它一些吉祥話。
然後,她們在正妻趙㜔的帶領下,為呂武卸甲梳洗,伺候著更衣梳頭,端來了美食與美酒。
做好了這些,她們再不捨也沒有留下。
食物和酒是用來給呂武吃,也是用來招待家臣。
就是說,呂武跟幾位夫人的見面需要到事情完全處理好,包括聽取家臣彙報他不在時,老呂家都發生了一些什麼事。
呂武坐沒多久,家臣先後過來。
一眾家臣進行道喜,說的是祝福家族發展更好的話,不單恭喜呂武個人。
這個相當的封建。
家主當然重要,但家族更加重要。
其實,呂武在家族建設階段出門,一離開就超過一個半月,沒帶回足夠的收穫,算是一種失職。
而帶回收穫固然值得慶祝,卻是一種理所當然。
一套套的搞下來,呂武沒看到家臣有多麼喜悅,相反都勸諫他以後別一走就是那麼久,搞得都快懷疑自己是不是沒帶回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