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大明佛>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能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不能躲 (1 / 3)

從修士院出來入雍州城西門,走不了多遠,便是那萬事大集。悟虛先前也在其開業之際,應邀前去。何況,裡面的物件雖多,但都是魔域那邊進來的,對於悟虛這個佛門修士來說,毫無吸引力。所以,悟虛路過之時,只稍稍瞥了一眼,卻是急著回到了城主府。

在那城主專享靜室內,悟虛將張翠露等全都喚了出來。他們如今,法界初成,頗有些著迷。要麼在法界中觀想不已,要麼與別人法界相融,要麼忙著汲取眾生心願之力。好一會兒,才全都出來。

“師兄,若是有事相商,何不入法界?又或者在天緣寺中相召?”那畢瀾瀾更是合掌笑問。

“曼陀羅法界,自成一界,玄妙無比。但畢竟不能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若不出世修行?要法界何用?何況,曼陀羅法界防守有餘,攻擊不足。”悟虛言道,“你們法界初成,需要細細體悟,多花些時間確實應該。但須得謹記,不可沉溺其中,更不能隨意汲取眾生心願之力,否則走火入魔,便是遲早的事。”

見悟虛如此言說,那張翠露隨即上前答道,“師兄先前便有如此這般的教誨,我等自然銘記在心。這些日子,我等在法界中各自修行,若汲取眾生心願之力,則謹依因果之律,作佈施,顯善惡,不敢肆意妄為;若法界融合,則互相印證感悟,又修煉那諸天劍陣。但有一點,我等修行法界,似乎不能如師兄一般,可以寂滅法界,自觀自在。”

悟虛點點頭,“這個問題,我已早已想到。只因你們如今皆是靈體。靈體修行,進展神速。卻也有些弊端。愈到後面,愈加沒有了七情六慾,乃至漸漸地沒了自我,只有一尊法界法相。這也便是,我喚大家出法界一敘的緣由。”

漸漸地沒了自我,只有一尊法界法相?

張翠露等,不由面面相覷,異常震驚。但他們旋即醒悟過來,全都朝著悟虛看過來,知道悟虛既然如此·說了出來,便是有解決之法。

悟虛面有慚色。這件事,還是那陰陽宗大長老提醒的。而且解決之法,也是其提示出來的。

只因,那陰陽宗大長老,當日受了大周朝的暗算,神識躲在陰陽石中方才逃過一劫。其若是想恢復,須得悟虛這樣的寂滅法界方能恢復。但若是張翠露等,以靈體之資,如此修行下去,卻是對他的傷勢恢復阻礙很大。昨夜,悟虛道破他的身份,他也正好想阻止張翠露等

如此修行。這也是為何昨夜,兩人能達成合作意向的最重要的一個緣由。

當然,為何悟虛的寂滅法界能夠助其恢復,又為何張翠露等如此法界修行會極大阻礙其恢復。這陰陽宗大長老並沒有細說。

“多自觀自在,切莫只隨意汲取眾生心願之力。多出法界,勤修其他功法。”悟虛如此囑咐張翠露等。

“師兄的意思,是舍了眾生心願之力?張翠露等頗為不解,復又問道,”若是舍了眾生心願之力,便是舍了眾生心願。這法界,乃至道場,又如何修?“

“不是捨棄,而是慎用。”悟虛再次強調,卻不願做過多解釋,只反問道,“若是將自己的修行根基,寄於眾生心願之力,那我等豈不是作繭自縛?還怎麼得大自在?”

眾人更是有些糊塗疑惑了。

所謂大開方便之門,普度眾生,自己等在法界中,作大布施,感應攝取眾生心願,救苦救難,眾生種種迴向,法界也由此壯大。這是法界修行應有之義啊?先前,悟虛也是如此言說傳授的。

悟虛見眾人神情各異,漸露驚疑,乃至恐懼之色,不由嘆道,“世尊有言,法尚應舍,何況非法?再者,我之先前,確實傳授如何於法界中感應迴向攝取之法,但諸位道友切莫忘了,我等是先有法界修行,再言佈施度化,卻不是唯以佈施度化而修法界。”

“這般說吧。”悟虛想了想,復又言道,“我等是因為有了如法界這般的能力修為,所以可以種種方便助人,而且可以因如此相助他人,而令法界修行有所助益。但我等卻不可以以助人而為修行。譬如有一富商,因為有錢,廣作佈施。因此,也廣結善緣,從而令其生意更加火紅,賺了更多的錢。但我們能否說,此富商,只需廣作佈施,便會有更多的錢?”

“極是極是!”“何其峰”,忽然出列言道,“我雖不才,但也讀了不少佛經,知曉一個道理與事實。那便是,世尊顯世度眾生,當其時,已然成佛,因而可顯世度眾生,卻不是因為度眾生而成佛。”

說得好有道理。悟虛深深看了眼前這“何其峰”一眼,接著其話茬,復又說道,“是以,我等在法界中,莫要只與眾生心願之力糾纏。倒是應該,多出法界多歷練歷練。”

眾人遂問如何個歷練歷練?是否悟虛有意讓眾人離開雍州,各自天南海北地去遊歷。

悟虛自然不是這個意思,急忙解釋,強調眾人要經常現身,負責這雍州內外許多事務。遂又派張翠露等用心負責城東外雪桃谷事務,畢瀾瀾等幫著李明珊坐鎮還珠樓,何其峰一人打理城西外修士院。

目送著張翠露、畢瀾瀾等離去,悟虛長吁了一口氣。今日這番說教,恐怕適得其反。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但自己不是世尊,有些道理說不明白。如今輕言,恐怕徒亂人心。

悟虛忽然覺得有些倦怠。

難怪小乘座部,要做個自了漢。大乘座部,口號雖好,但卻極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