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輪迴,今生如此,緣是前世罪孽。這個自然沒錯。或者確切的說,即是今日之果,便是昨日之因。那麼,今日之因,便是明日之果。欲要脫離這糾纏不清的業障苦海,跳出那生生世世的生死輪迴,便須得在今日下功夫。於己,在自渡;於他人,在渡他。
是以,《般若波羅蜜多金剛經》有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是以,《易經》開篇,即是乾卦,且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是以,《論語》也有言,“苟日新,日日新。”
只不過,金剛經中這句“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偏重於從“空”來闡釋,要修佛之人守住本心,破除或者超越過去、現在和未來之虛妄。所隱含的意思是,既然都是虛妄,那麼為何還耿耿於懷,為何還受其束縛,為何不明心見性,返復本心?
。。
悟虛,在雪中,在定中,諸多念頭,如雪山,如藍天,如白雲,悠悠千載,一瞬而過。
忽然大地動,在悟虛座下裂開一條縫,悟虛身軀隨之下沉。一道白光,打在臉頰上,悟虛緩緩睜開雙眼,身上的冰雪早已融化,自己?已是置身於一處巖洞之中。
這巖洞四周,栩栩如生地繪著種種鬼神,盡皆成忿怒狀,在前方白光的照耀下,顯得無比陰森和恐怖。而那道溫暖白光的源頭,朦朧中卻是有一尊佛像,寶相時時變幻。
悟虛合掌走上前去,穿過那溫暖的白光,便看到石壁上有一個大手印。這大手印,看似平常一般,五指伸開,按在石壁上,但給悟虛的感覺卻是不斷變幻。那五根指頭,如五片蓮花瓣一般,舒展收攏,又如五名妙齡女子,繽紛搖曳。
悟虛,忽然記起當年在元都天源延壽寺中,自己隨多吉等人參學修行,曾經在藏傳佛門典籍中看到,蓮花生大士,入世有八種法相,其中之一便是日光蓮師,於日光中顯種種神蹟。而且,蓮花生大士,入藏傳法,臨走之時,因心憂後世末法時代,特地留下不少心法法門,藏於雪域高原各處秘密之地,乃至五大之中。每一處,蓮花生大士都留有印記,並以此為記,令無數鬼神侍奉守護,留待後世之人。
悟虛兩相參照,頓覺此處便是傳說中蓮花生大士留下的一處所謂的“伏藏”。但悟虛又清楚地記得典籍中所言,蓮花生大士,在每一處伏藏都有授記,明確無誤地為每個伏藏授記了取出的時間、取藏者的名字,以及將會持守法教的具緣者。
自己莫名其妙地來到此處,總是有緣。難道是取藏者,還是持守的具緣者?悟虛嘗試著,祭出自己的曼陀羅法界。
只見,那石壁上的大手印,忽然猶如活過來一般,飛了出來,毫無徵兆地按在了悟虛的曼陀羅法界上。
對,就是按在了悟虛的曼陀羅法界上。曼陀羅法界,本來無實無虛,但悟虛神識卻有這種被按住的感覺。說起來,好似幻覺,但又真實不虛。
因為,一陣陣梵唱,自虛空傳入悟虛神識,隨之而來的還有一篇經文。悟虛細細感悟,不禁大驚,怦然心動。原來此篇經文,說的是如何對臨死之人進行渡化。悟虛,自從寂滅法界,自觀自尊,對於渡化他人而言,除了傳法之外,卻是再無他法。其他不說,便拿這臨死之人來說,悟虛如今只能是以淨土宗法門,教其一心念誦阿彌陀佛,往生極樂。
但這篇經文中,詳細講述了臨死之人,種種狀態和階段,並針對性地提出了不同的和對應的法門。究其核心和重點,在於,臨死剎那之間,其人其實處於平時根本不可能之有的清明空靈狀態,今世種種塵緣,六根蛻脫,萬般皆舍,萬般將離。當此之時,為其說生死之道,說無常,說真空,開示本心,令其頓悟而不迷失,借諸佛加持而速證菩提。
列位看官,看到此處,可能會心生疑問。為何,說悟虛細細感悟此篇經文之後,會“不禁大驚,怦然心動”?都是渡化,都是上西天,往生極樂。一句阿彌陀佛,如此簡單,人人適用,為何還舍簡就繁?
此間種種,若要細說,若恆河沙。小生資質魯鈍,口吃手笨,只能就此略微勉強分說。
其一:
淨土宗一聲阿彌陀佛,確實可以令死者往生西天極樂。但這一聲阿彌陀佛,那是要有功力的或者純度的。若有人,在世為惡,造下無邊罪孽,臨死之前,聽說有淨土宗,有阿彌陀佛這麼一回事,隨口唸來,則也不能往生西天極樂的。說得俗一點,業太重,而心又不誠,隨口一句,便想上西天?那是做夢。淨土宗所說的,一聲阿彌陀佛即見佛祖,即刻往生,那是要你心念純淨而虔誠地念出的。你業太重,心念如何純淨?你隨口一念,又如何虔誠?這裡面是有大講究的。後市有俗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說得是同樣的道理。說不定,你臨死一聲阿彌陀佛,須得你多年累劫修。
相比而言,這篇經文所講的,要稍微好一點,雖然也有類似的問題。但因為比較細分了臨死之人因為種種業障而出現的的種種狀態和階段,有不少靈活的應對。這篇經文中,甚至考慮到,因為業障太重,死後七日,其人未能脫離苦海,快要投胎的情況。(七日,姑且認為是虛數;投胎,不一定是人胎。)這種情況,這篇經文,也有應對的之法。至於成不成,那是一回事。畢竟,這上面,還有一個因果報應這樣的上位法。
其二:
這篇經文,對於臨死之人的渡化,是給出了許多選擇。可以觀想平時所修所聞的諸佛諸菩薩,得到種種加持。而不是如同淨土宗非得阿彌陀佛。這個就更加普適,照顧到了不同人不同的前世今生種種遭遇和業力。
其三:
這篇經文,暗藏修行大秘密。
這篇蓮花生大士傳下的經文,後世有個名字,叫做《中陰聞教得度秘法》,又被一些人稱作《西藏度亡經》。
悟虛感悟此經,心中歡喜之餘,發現自己的曼陀羅法界之中,多了一朵白色蓮花。這朵白色蓮花,漂浮在法界半空,根本不受悟虛控制。悟虛每每想要以神識靠近驅動,那朵白蓮花,便隨即消失,難以捉摸,更有蓮花生日光蓮師的法相,無比莊嚴地出現在悟虛神識之中,其法相四周,更有無數金剛鬼神,侍奉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