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玄幻魔法>大明佛> 正文 第三百一章 暗湧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一章 暗湧潮 (2 / 2)

吳王府,後花園,經由高人施法,一片花海,怒放的鮮花,一朵朵一層層一浪浪,凡俗之人放眼一望,了無邊際,若是再凝神細看,則頭暈目眩,昏沉無比。而在這片花海之中,一座精巧的殿堂,隱身於瀰漫香霧之中。此刻,朱元璋正與一干人等,在裡面依序而坐。除了屬下文武心腹,還有玄華子、天星子等道門中人,還有隨同劉伯溫、郭敏從廬山浩然峰下來的儒門修士。

殿堂中的會晤,顯然已經進行了很長一段時間。眾人各抒己見之後,都沉默地望著一直沉默的朱元璋。朱元璋,主動召集各方,但會面之後,卻一直坐在那裡如木雕一般,一言不發,面無表情。自從那日在雞鳴寺,與釋海,以帝師印為信物,結下盟約以來,朱元璋迴轉王府便直接閉關數日,出關之後,氣勢判若兩人,常人與之相對,不覺雙股打戰,難以站立。有善望氣者,言道,吳王有天子氣。

面對著一道道如山目光,朱元璋雙目睜開,身後青氣如混沌初開,一條金龍首尾盤繞,似異界印記。

“本王,自加入白蓮義軍,所求所願,唯在驅除胡虜,光復漢家。卻不想廬山驟變,天下修士紛紛出世。”朱元璋說到這裡,頓了頓,似乎一切意猶未盡之言,全都自己抑揚頓挫之中,然後一邊掃視著殿堂上下左右,四合八方,長嘆一聲,“元璋,隨有修行,但終是世間俗人;白蓮教雖出自佛門,但芸芸眾生不過是藉此自覺,方知反抗****。昨夜,雞鳴寺上空之爭,卻是世外修士之爭。出世入世,各不相干。是以,本王無話可說,也無須置喙。”

朱元璋的意思,很明白。自己雖然有修行,但不屬於任何修士勢力。自己只管凡俗之事,只求推翻元朝,平定天下。修士之爭,自己概不介入。而應天府,白蓮教,也主要是凡俗眾生。三教相爭,除了白蓮教的修士,其餘人等,也不應該牽涉進去。

話雖如此,但朱元璋召集手下,以及道門儒門修士,相聚王府後花園秘密殿堂,商談此事,本身便是一種態度,因為白蓮教中人一個都沒請。朱元璋,只是派李文忠代表自己前去探問釋海。與其說,此次商談,朱元璋是表明自己中立立場,自己以及應天府不介入三教之爭,還不如說朱元璋寬慰自己的手下心腹、以及道門儒門,闡明自己為何在應天府發生如此內鬥,儒門郭敏被佛門釋海打成重傷情況下,自己要不偏不倚,不聞不問,保持中立的良苦用心。

本來朱元璋和道門儒門,早有默契,要制衡白蓮教,消弭白蓮教在軍中潛在的莫大影響。這,也是其文武心腹早已心知肚明的。是以,此次商談,眾人是想要朱元璋出面,以值此生死存亡之際,白蓮教教主卻陰謀重傷儒門玉蓮真人,挑起內鬥而問罪。有的人,甚至想著如何藉此機會,逼走釋海等人,將白蓮教的勢力連根拔起。

但朱元璋,如此說,在場的眾人,也無話可說。若真的由此,使得三教爭鬥明面化白熱化,甚至牽扯到眾多凡俗之人,隨之而來的後果和局面,在場中人無一人敢負責。是以,朱元璋語罷,眾人盡皆稱善,拱手而出。

目送著眾人拱手而出,朱元璋,孤身一人在殿堂中,忽然說道,“諸位還請回避片刻,本王還想參詳一下那帝師印中的天子氣。”虛空中,數道陰暗扭曲的身影,退去。正是馬靈華為其延請的一干陰身儒修。這些陰身儒修,平時與朱元璋形影不離,暗中護衛,隨機參贊。但自從朱元璋這次從雞鳴寺回來,煉化了帝師印中那道天下氣運之後,這些陰身儒修,在十里之內,不但無所遁形,更深受那道天下浩蕩氣運的威壓。好在後來,朱元璋將這道天子氣煉化得收發由心,平時斂而不露,方才相安無事。

待陰身儒修亦退去,朱元璋身後盤繞的金龍忽然飛起,青色氣流急速四溢,如`汪洋大海,充滿整個殿堂。他一抬手彈指,青氣洶湧,金龍飛舞。

“白蓮捨身劍?!釋海師兄,你真的練成了麼?“朱元璋,抬手彈指,頃刻間,青氣洶湧,金龍飛舞,朱元璋站在那裡,如一尊殺神,又好似此間唯一的主宰。他微微仰頭,隱約對著雞鳴寺方向,輕聲自語,幽不可聞。

紫金山,中山學院門外,依舊是人聲鼎沸。有的即興做詩歌文賦,或哀怨婉轉,或大義凜然;有的呼朋引伴,暗中串聯..好似一團隨時迸發的地火。所幸朱元璋派來的親兵衛隊,起了作用,目不斜視,手持兵器,緘默不言,在眾儒生組成的暗湧中,好似定海神針一般。再加上中山學院住著的浩然峰下來的儒門修士,沒一人出來。這局面倒是逐漸平穩了下去。

卻不料,忽然有一人從中山學院裡面爬到院牆上,一手抓著院內一根蒼勁樹枝,一手揮舞著,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演講。中山學院的院牆,有六丈之高,此人站如此高處,開始還慘白著臉,但隨即便便泰然自若,先是拍著胸膛,以項上人頭擔保,確認玉蓮真人和青田真人昨日赴吳王府議事之後,便再也沒有回過中山學院。然後,自表身份和經歷,言道自己乃是本地儒生胡惟庸,因看不慣佛門大肆抓人抄經之舉,語出激憤,惹來性命之憂,幸得玉蓮真人出手相救,又慧眼青目,送其至中山學院。最後,聲淚俱下,號召眾儒門弟子,前往雞鳴寺討個說法。

那胡惟庸,這段時間,在中山學院,治學養氣,當其站在院牆上高聲疾呼之時,其聲傳遍整個紫金山,一字一句,如黃鐘大呂,敲在眾儒門弟子的心頭。片刻之間,聚集在紫金山的儒門弟子,便群情激憤,化作憤怒的人流,浩浩蕩蕩地朝著雞鳴寺而去。

先前被派到此地的朱元璋一部親兵衛隊的將領,見狀,不由暗暗叫苦,急忙帶人,騎馬趕到了領頭的胡惟庸跟前,亮出白晃晃的兵刃,厲聲喝止,要胡惟庸帶著身後眾人退去,不得出紫金山。

那胡惟庸,到了此刻,也斷無退去的道理,忽然長嘯一聲,說道,“雖千萬人,吾往矣!”隨後,所有聚集的儒門弟子,齊聲誦道,“雖千萬人,吾往矣!“誦聲一出,氣勢頓成,一股浩然正氣,瀰漫開來,如一道白虹,自山頂而下,無人可擋,直奔雞鳴寺而去。

..

廬山上,陣激揚的鐘聲從明性峰響起。此鐘聲,傳於華聯妙法宗,以佛門靈力催動,鐘聲響起,或貴客拜山,以示尊榮,或強敵來犯,傳訊警戒。

悟虛正在山洞中,溫習百練心法和參詳法界化身之法,卻是沒有絲毫察覺。直到劉伯溫在山洞外以靈力大聲喝問,悟虛方才如同從夢中醒來。

撤下禁制,悟虛走出山洞,一眼便看到了劉伯溫虛託著一口金絲楠木棺材,面色凝重地望著自己。

正所謂

一劍驚起千層浪,人心似海暗湧潮。

吳王但參天子氣,不見紫金浩然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